() 第104章王母廟
年初二,山裡的風俗是女人都會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的。所以天一亮,各家各戶都忙碌著,有準備回娘家的,有準備做好接待女兒回娘家的。商戶也早早開門,想趁著回娘家的女人買東西而做點生意。街上好快就人多了起來。一些小孩子趁著父母還沒動身,身上有些利是錢,就跑去買玩具、炮仗玩。
八點鐘,解放軍宣傳隊在東門口、南門口做起宣傳起來,為了吸引大家過來觀看,她們還帶著糖果來,把小孩子吸引到後,大人自然就會來的。
這還是解放軍在城裡第一次搞宣傳。老百姓不知她們想乾什麼,雖然有些顧慮,但解放軍畢竟與其它軍隊不同,進城這麼久了,對老百姓秋毫不犯,買賣又公平,因此對解放軍的戒備心也愈來愈小,見小孩子過去,大人也漸漸走了過去。
見到有幾十人了,豔倩就站著一張凳子上,大聲喊著:“老鄉們,鄉親們,大家一直受土匪惡霸欺榨,吃不飽,穿不暖。我們解放軍就是來解放你們的,我們要把萬惡的土匪惡霸消滅掉,沒有人再欺負大家,讓大家安安樂樂無憂無慮地生活著。我們現在先從農村開始,先地改,打倒地主分田地,讓農民有自己的土地,不用交租,不用給地主剝削,大家豐衣足食!鄉親們,我們窮,並不是我們懶,而是我們的收成,大部分都給彆人盤剝掉了!我們現在就要打破這個舊社會,舊製度,我們自己當家作主!地改,就是把地主巧取豪奪的土地沒收了,然後分給我們農民,讓農民有自己的土地,這叫耕者有其田!鄉親們,地改就要開始了,大家要做好迎接我們的地改工作……鄉親們,打倒地主分田地!打倒地主分田地!”
其他宣傳隊員也舉著拳頭地大喊:“打全地主分田地!打倒地主分田地!”
每個宣傳隊,都有半個班的戰士防衛警戒,還有幾個桃源堡的武裝民兵協防,還有幾個便衣的民兵在暗防,加上城門上有三個哨兵在監視,解放軍雖然在城裡第一次宣傳,但很安全,並沒有土匪敢出來搞破壞。
而“打倒地主分田地”這個口號很好,簡明易懂,老百姓都聽得懂,雖然他們還不敢跟著喊口號,但也把這個口號記在心裡,通過回娘家的人,一下子就悄悄地傳開了……
在宣傳隊宣傳的時候,苗小丫和三名民兵就出城向王母廟裡出發了。本來是苗小丫一個人去的,但餘連長覺得她一個人去危險,就讓一對夫妻的民兵和一個男民兵一齊陪她去。四人兩男兩女,苗小丫和民兵吳大山裝扮成兄妹。
夫妻的民兵叫吳家寧、劉彩英,他倆扮作回娘家的,吳大山與苗小丫扮作是吳家寧的弟弟和妹妹。山裡的女人回娘家,有時也會帶叔子和姑子去的,這是這裡的特有的風俗。四人都熟悉王母廟,所以都不用認路,隻是小心行走就是了。
王母廟其實叫王母庵,全名叫呢啦寧王母庵,呢啦寧的意思就是與世無爭的意思。由於本地人不知庵意,多數人也不知庵字,見王母庵與其它廟差不多,就叫它王母廟。叫開後,大家都認這個名子了。
王母廟坐落在城北三裡地的帽子山裡。帽子山就像一頂草帽,“帽蓋”比較陡,像個半球形,“帽簷”陡度不大,遠處一看,真的像一頂帽子,因而得名。庵就在“帽蓋”下,靠著“帽蓋”,方位就是坐北向南。
這裡香火也旺,求平安的多,求子的也不少。今天是初二,回娘家的夫妻,路過都會上去燒香祈福:沒孩子的求子,有孩子的還願。所以,今天早上,人氣還是比較旺盛的。
這裡的土匪與其它地方有些不同,他們過年不劫,平時也很少劫個人,主要是向村子勒索,要平安錢,村裡就向村民分攤平安錢。土匪主要收入不是這些,主要還是販運煙土,放高利貸,和向商會要“稅”。所以行人還是比較安全的。
苗小丫四人就扮作是去王母廟燒香祈福的,由於是回娘家日,路上行人也多。到了帽子山,人群就聚在一起,燒香的,小孩子嘻鬨的,還有小販在庵前做生意吆喝的,十分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