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妃》全本免費閱讀
“好了,好了,既然誤會都解開了,那諸位小娘子們就還接著展示壽禮吧,待展示完了,也好開宴!”
見鄧愈一家子都走了,李善長忙笑著出來打圓場道。
馬夫人聞言就笑著問還在底下站著的常紅鸞:“紅鸞丫頭,不知你給大娘送的什麼賀禮呀?”
常紅鸞…頓時“變得”扭捏起來:
“回夫人,您也知我文采不大好,針線烹飪這些也不大行,琴棋書畫更是平平,實在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手藝…”
一旁就座的宋濂:“哼哼!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常紅鸞:“……”
懶怠搭理這陰陽怪,又接著道:
“正好有一日,侄女騎馬行至城外,見一群難民正聚在一起,討論國公夫人善行,說:去歲若不是夫人派人送糧送藥,又送去棉衣棉被等物,他們怕是很難熬過去歲那個寒冬…
今歲又如願的分到了土地,這日子不就熬過來了嗎?!
所以,大家對國公夫人的感激之情簡直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隻因國公夫人身在內宅,又諸事纏身,就是想跟您親自道聲謝都不能夠!
彼時侄女正在為給夫人您…準備什麼壽禮而發愁,見此情形,頓時有了主意。
待回來後,便親去請了小宋先生同我一道去了趟城外,與眾難民百姓共繪了張《柿柿如意圖》…”
常紅鸞邊說邊朝著宋濂身後的其次子宋遂點了點頭,宋遂見了,忙在其父驚愕的目光中,捧著卷字畫行了出來,又與常紅鸞一道將手中字畫展示開來…
眾人抬眼望去,就見畫上一棵枝繁葉茂的古柿子樹,正靜靜的佇立在城牆一隅,滿樹的碩果累累,宛如一盞盞小燈籠,映得紅彤彤一片,讓人見之生喜!
畫的旁邊則用‘小篆體’書著四個極圓轉可愛的大字:柿柿如意。
待眾人都看過後,常紅鸞便又笑指著那字畫同朱元璋夫婦介紹道:
“國公爺、夫人,這圖的城牆枝乾皆由小宋先生所畫,上麵層層疊疊的柿子則是由眾百姓們手沾顏料,親手描繪,小宋先生說:雖畫的不夠完美,但卻勝在拙撲真誠,所謂…所謂…”
“心至誠則行至美。吾不如也!”一旁的宋遂忙跟著提醒道。
“對,心誠則至美!就連小宋先生這等高才,都覺的自愧不如!國公爺、夫人,您們看,這畫是不是很美!?”
常紅鸞聽了就又笑容燦爛道:
“侄女今日就借花獻佛,代諸百姓一道祝國公爺與夫人:平安無柿、柿柿稱心、好柿連連、萬柿勝意、心想柿成!”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瞧著麵前的小丫頭呲著口白牙,抱著個小胖拳頭…笑容燦爛的同你道著祝福,即便是朱元璋,也有些莫名的感動起來,看麵前小胖丫頭也順眼了許多。
本來,看著這丫頭越長越圓滾的身材,偶爾碰見時傻乎乎的樣子,朱元璋也越發的覺得:其配不上自己出類拔萃的嫡長子了,甚至平日裡連親家都不愛與常遇春叫了。
但如今一看,這丫頭似乎…也湊活!
更何況,她口中的祝福,還代表了諸應天府百姓們對他們夫婦的認可!
於是,也忍不住笑讚道:
“好!好!這壽禮安排的好!這話說的也吉利!不錯不錯!”
“哈哈,可不是嗎?小丫頭大了,自然也學的會說話了!
隻是,紅鸞丫頭,你這壽禮未免也…太借花獻佛了吧?!這圖…是人家小宋先生畫的,柿子…是諸百姓們描的,你又做了什麼呢?”
一旁的馬夫人見了也忍不住同小丫頭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