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知道還不能鬆懈,光解決李林甫一個人還不夠,還要徹底肅清朝堂。
“從經濟方麵分析,大唐初期實行均田製,給官員和百姓都分了土地,極大的推動了唐朝農業的恢複和發展。”
“但是到了唐玄宗時期,隨著全國可耕荒地的減少,均田製逐漸被破壞,貴族、官僚、富商等兼並土地的現象愈發嚴重。”
“與此同時,百姓賦稅沉重,天寶時期農民需要繳納繁重的稅賦,導致逃戶激增,失去土地的農民為了逃稅和活命四處逃散,據記載天寶時期的逃戶總數超過五百萬。”
“安史之亂爆發後,這些失去土地的逃戶紛紛加入叛亂,導致戰亂一直持續七年之久。”
看到五百萬的逃戶,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氣,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這怎麼可能呢?他的開元盛世一片繁榮的景象,怎麼會有這麼多無家可歸的人呢?
他不敢相信,也不願意相信。
他的盛世大唐萬國來朝,繁榮昌盛,不可能有逃戶,更不可能有五百萬之多。
他身處繁華的長安城,從未見過這麼多逃戶,也從未聽說過這麼多逃戶。
突然,他愣了一下,隨即想通了,全都明白了。
不用說,肯定是李林甫粉飾太平,從不和他說逃戶的事,讓他誤以為大唐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
現在一切都搞清楚了,安史之亂曆時七年也說得通了。
他之前還一直震驚於七年之久,安祿山手上的叛軍不可能打七年。
原來如此,五百萬逃戶的話,一切都說得通了。
他深深的懊惱與自責,自己身為大唐的皇帝,居然被奸相蒙蔽雙眼,看不到底層老百姓的疾苦。
五百萬逃戶的產生,可想而知失去土地的老百姓數量有多麼龐大。
他深吸一口氣,深知大唐的根基已經動搖,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太宗說過,皇帝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五百萬沒有土地的逃戶就是洪水猛獸,要是再不及時解決,這些洪水猛獸就會將他覆滅。
即便是沒有安史之亂,不妥善處理五百萬逃戶的問題,大唐遲早也會陷入戰亂。
至於如何解決這五百萬逃戶的土地問題,還需要他好好考慮一下。
土地問題是最難解決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像一個穩妥的辦法。
那些失去土地的逃戶眼神暗淡無光,他們不知道該往哪裡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他們原本有安穩的生活,可朝廷的賦稅一天比一天沉重,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再加上收成不好,糧食減產,他們不得不出賣唯一的土地。
可即便是他們沒有了土地,各種繁重的賦稅還在不斷增加。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逃離家園,四海為家。
現在他們什麼也沒有,沒有土地,也沒有家,不知道哪一天就餓死了。
他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在當今陛下身上,希望陛下可以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也相信陛下看到他們的遭遇後,會給他們一條生路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