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商品價格昂貴時,應將自己的存貨像糞土似地拋售,不能留著等待更高的價格。
當市場商品價格低賤時,需要像金玉等寶貴物品一樣立刻收購。
總之要使貨物與貨幣像流水一樣經常地流轉和運行,才能達到獲取較高利潤的目的。
範蠡的種種經濟理論,對他的大漢也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為了攻打匈奴有足夠的錢財,讓桑弘揚推行了一係列的經濟改革。
桑弘揚的經濟改革之所以如此成功,為他提供了充足的軍費,就是因為桑弘揚借鑒了範蠡的經濟思想。
“範蠡的這一係列戰略方針發揮了作用,吳王認為越國已經不足以擔心,於是開始享樂、縱欲、擴張、試圖稱霸天下。”
“吳國經過連年征戰之後,於公元前484年,在艾陵擊敗齊國軍隊。”
“公元前482年,吳國與晉國在黃池舉行會盟。”
“吳王將精兵強將都帶在身邊,而隻留下老弱兵力和太子守城。”
“此時範蠡認為等待的時機到了,於是建議勾踐起兵伐吳。”
“越國調動五萬精銳軍隊,擊敗吳國軍隊,並且殺掉了吳國太子。”
“同年年底,吳國和越國講和。”
“公元前479年,楚國也開始進攻吳國,和越國形成對吳國的夾擊之勢。”
“於是範蠡認為戰略進攻的時機已經到來,向勾踐建議。”
“抓住機會就像救火一樣,必須非常迅速,否則轉瞬即逝。”
“於是越國再次舉兵進攻吳國,軍隊一直進攻到五湖。”
“公元前478年,吳國在吳淞江迎戰,雙方在吳淞江兩側列陣。”
“在後麵的戰鬥中,越國軍隊擊敗吳國。”
“公元前475年,越國軍隊將吳國軍隊以及吳王圍困在姑蘇山。”
“此時範蠡認為吳國軍隊仍然具有強勁的力量,於是勸解勾踐繼續等待合適的決戰機會,采取圍而不打的戰略。”
“圍困三年之後,在公元前473年,吳國軍隊崩潰。”
“此時吳王試圖套用越王當年的辦法,向越王求和,表示歸順。”
“範蠡發現勾踐動了惻隱之心,於多次勸諫他必須當機立斷,不能留下後患。”
“在多次陳述利害均不起作用後,範蠡越過勾踐。”
“直接帶領軍隊擊潰吳王的姑蘇宮,逼得吳王自殺,徹底消滅吳國。”
李世民:越國之所以如此順利的消滅吳國,範蠡的美人計功不可沒。
越王勾踐和範蠡在吳國為奴三年返回越國後,範蠡就一直想著如何對付吳國。
範蠡聽說吳王夫差好色,除了用兵之外,也可以施展美人計。
於是,勾踐采納範蠡建議,便讓文種到全國各地挑選美女。
文種對越王忠心耿耿,毫不怠慢。
文種與隨同跑了許多地方,但沒有選到一位美女。
後來在返回途中的一個山腳路邊,忽然發現兩個砍柴女子長得非常標致,貌若天仙,楚楚動人。
其中一位就是沉魚落雁的楚國人西施,因為父親被吳王殺害,自己流落到越國。
文種說明來意,西施想到消滅吳王可為父報仇,當即答應。
文種把西施帶回來,越王誇讚西施天香國色,一定能讓吳王夫差傾倒。
然後,越王把西施交給範蠡教練吹拉彈唱、琴棋書畫以及怎樣行刺等等。
俗話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範蠡一見到西施,便一見鐘情。
期間範蠡除了對西施一絲不苟精心指導外,常常暗送秋波,卿卿我我。
訓練結束後,範蠡自告奮勇護送西施去往吳國。
除了途中陰雨連綿和繼續訓練耽誤了一些時間外,二人一路上含情脈脈,走走歇歇,遊山玩水。
範蠡一到吳國,就把西施獻與吳王夫差。
夫差不知道是計,喜出望外,被西施迷得神魂顛倒,大加讚美。
並對範蠡大擺宴席,山珍海味,款待數日。
西施在吳國使儘解數,助紂為虐,使吳王淫奢驕逸,吃喝玩樂,不問朝政,揮金如土。
首先,吳王夫差為自己修建了一個麵積達一萬多平方米的政務殿,供其處理事務。
接著,夫差又建了難以數計的行宮,用於踏青郊遊所用。
此外,西施還讓夫差耗去巨額資金,為自己建造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
伍子胥是吳王夫差的忠實大臣,在吳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了滅吳,西施便用了離間計,進言夫差逼伍子胥自殺。
十年期間,範蠡多次偷偷奔走於越吳兩國,向西施傳達越王授意,並取回西施提供的絕密情報。
同時,二人假公濟私,相約會麵,商議大計,一起暢想美好未來。
十年之後,吳國嚴苛峻法,人心向背,經濟蕭條,溫飽難濟,危在旦夕。
當西施傳來最後一份急報時,範蠡預感時機成熟,速報越王。
越王勾踐當即立斷出兵伐吳,先是逼迫夫差自殺,最後又想殺害立下赫赫大功的西施。
在越王勾踐看來,西施太迷人了,西施能消滅吳國,自然也能消滅越國。
範蠡悲痛欲絕,決定與勾踐分道揚鑣。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範蠡認識到勾踐為人隻可共患難,而不可同安樂,便想著離開越王勾踐。
勾踐滅了吳國,在大擺慶功酒的那天夜裡。
範蠡悄悄地帶上西施偷偷出門,坐上早就等在那裡的小木船。
穿過護城河,轉了一個圈子,直向太湖而去。
他們到了太湖北邊的五裡湖邊,見這裡風景優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幾間草房子,隱姓埋名住了下來。
期間文種被殺,範蠡為了保住性命曾三次遷走。
但是由於西施非常喜愛五裡湖風光,最後二人還是定居西湖。
所以從頭到尾,越國能夠消滅吳國。
除了範蠡幫助越國壯大實力外,最大的功臣就是西施。
要是沒有西施,吳國的實力是不會衰退的,也就不可能輕而易舉的被越國打敗。
隻是可惜,越王勾踐因為在吳國做奴隸的經曆,性情大變。
不僅沒有論功行賞,還想著消滅西施這個大功臣。
不過好在範蠡和西施兩人的結局非常美滿,沒有留下遺憾。
“越軍滅吳後,繼續向北進軍,進逼齊國和晉國,號令中原,尊奉周王室。”
“勾踐因此成就霸業,範蠡官拜上將軍。”
“返程途中,範蠡認為自己名氣變大,不能再和勾踐長期相處。”
“勾踐的人格隻能同患難,不能同享樂,於是寫信向勾踐請辭。”
“勾踐為了挽留範蠡,提出與範蠡平分越國。”
“如果範蠡不接受,就被認為是犯罪。”
“範蠡向勾踐表示君王行事依靠律例,而自己行事依靠誌趣。”
“於是收拾好自己的輕便寶物後,就與親信乘船從海路離開了勾踐。”
“同時派人給文種寫信,提醒他勾踐可能會鳥儘弓藏,兔死狗烹。”
“範蠡離開越國之後,先後去了齊國、陶地兩地經商。”
“在齊國時,範蠡在大海附近同兒子一起親身勞作。”
“由於經營得當,資產到達數十萬。”
“而後範蠡被聘為齊國卿相,範蠡認為在家經商能積累千金,朝廷做官能做到卿相,是平民百姓的最高地位,同時又覺得做官太久不是好事。”
“於是三年後主動請辭,散儘家財,來到陶地經商。”
“範蠡認為陶地是天下的中心,道路暢通便於交易,經營生意可以發財致富,於是自稱陶朱公。”
“範蠡父子共同種田畜牧,囤積儲存,賣出糧食時隻要十分之一的利潤。”
“範蠡在陶地經營不久又積累億萬財產,此時天下人都稱讚他的才能。”
“公元前448年,範蠡去世,時年88歲。”
“唐朝唐德宗時期,範蠡配享武成王廟,被追封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宋朝時期,範蠡配享武廟。”
“因範蠡善於經營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救濟貧民的商人形象深入人心,逐漸被後世尊之為財神、商聖、商祖。”
朱棣: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範蠡能夠早早料到越王勾踐兔死狗烹,不得不說,範蠡的眼光確實長遠。
範蠡和文種協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之後,勾踐要對他們進行封賞。
範蠡不僅不接受封賞,並且執意要離開越國。
範蠡隱居齊國時,惦記著好友文種,於是悄悄派人給文種送去一封信。
信中催促文種趕快離開越國,消滅吳國的任務已經完成。
越王勾踐為人陰險,心思複雜。
可以和越王勾踐共患難,但是不能和越王勾踐同富貴。
就像天上的飛鳥被打光之後,多好的弓箭都會被藏起來。
兔子被捕殺沒有之後,獵犬就會被殺掉。
隻是可惜文種看完信件後,不相信勾踐會殺掉自己,但也借口生病不再去上朝。
有人誣陷文種有謀逆的心思,於是勾踐賞賜給文種一把劍。
並說道你教了我攻打吳國的七條計策,我隻用了三條就打敗了吳國。
你還有四條,你替我去先王那裡先去嘗試一下吧。
文種一聽就明白了勾踐的意思,於是揮劍自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