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酒聖杜康(1 / 2)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全本免費閱讀

杜康,一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名垂千古的名字。

他不僅是夏朝的第六位國君,同時也是酒文化的代表人物。

酒的名字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名字叫杜康。

他是我國最早造酒的人,被稱為酒聖,也是釀酒業的祖師爺。

因杜康造酒之說,杜康一名成為中國文化中酒的代名詞,中國曆史名酒杜康也由此而來。

“夏朝是史書記載的第一個奴隸製王朝,由禹創建,傳位給夏啟,夏啟傳位給太康。”

“太康因為驕奢淫逸,奴役百姓,被東夷族酋長後羿乘機奪位而失國。”

“後羿占領夏朝首都後,驅逐太康。”

“另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王,掌管夏朝政權。”

“寒浞得後羿的信任,處理國事。”

“派人將後羿殺死,奪取大權,登基為王。”

“太康、仲康死後,仲康之子姒相繼位,姒相將都城遷至帝丘。”

“寒浞派自己的兩個兒子進攻帝丘,殺掉姒相。”

“杜康的父親姒相被殺害後,母親便逃回有仍氏部落。”

“第二年生下杜康,母親是有仍氏國君之女。”

“母親將滅國前後、其父被殺等,慘痛經曆告知杜康。”

“杜康便立誌報仇雪恨,複興夏朝。”

“杜康有仍氏部落擔任牧正一職,管理畜牧,工作勤勤懇懇。”

“一有時間就學習帶兵打仗,謹防寒浞的追殺。”

“寒浞聽說了杜康的存在,便派人來有仍氏搜捕杜康。”

“杜康早有準備,逃至舜的後代有虞氏部落。”

“虞國國君讓杜康擔任庖正一職,庖正是專門負責掌管飲食的官員。”

“杜康在此偶然發現糧食放久後產生漿水甚為甘美,反複鑽研,發明了原始的釀酒術,成為釀酒業的始祖。”

“杜康英勇神武,虞國國君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

“有虞氏姓姚,史稱二姚。”

“同時,還賜封杜康領地及五百人,杜康便在此立足。”

“杜康為積蓄力量,四處聯係夏朝遺民,得到夏朝遺臣伯靡的支持。”

“寒浞殺後羿時,伯靡也遭到追殺,逃到有鬲氏。”

“伯靡在有鬲氏招兵買馬,收歸了很多諸侯小國斟灌氏和斟尋氏的族人。”

“杜康派兒子投奔寒浞的兩個兒子澆、豷,作為間諜,傳送消息。”

“之後杜康謀畫刺殺了澆,又率兵滅掉豷。”

“杜康複國,鼓舞了夏朝的舊部,他們紛紛加入。”

“杜康見形勢大好,乘勝追擊。”

“領兵攻打夏都,殺掉寒浞,奪回大權。”

“恢複了夏朝的統治,成為夏朝的第六位君主。”

嬴政:傳聞杜康造酒後,黃帝為此特意造了一個酒字。

傳說黃帝時期,杜康專門負責管理糧食。

秋天到了,糧食大豐收,杜康很儘心地把豐收的糧食都堆放在山洞裡。

時間一長,因山洞潮濕,糧食全黴壞了。

黃帝知道後非常生氣,以後糧食再黴壞就要處死杜康。

有一天,杜康在空桑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

周圍有幾棵大桑樹枯死了,隻剩下粗大的樹乾,樹乾裡麵已空。

杜康靈機一動,心想糧食裝在樹洞裡也許就不會黴壞了。

沒過多久,杜康就把糧食全裝進樹洞裡了。

誰知那幾年連年好收成,糧食到處都是。

裝在樹洞裡的糧食顧不上用,幾年以後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

有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桑樹周圍躺著許多山羊和野豬。

一開始,杜康以為它們都是死的,就大步走過去,想把這些野物弄回去吃。

誰知走近一看,杜康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在睡大覺。

杜康一時弄不清是什麼原因,非常納悶兒。

這時一頭野豬醒了過來,見有人來了,便搖搖晃晃地往樹林裡竄去。

杜康往回走時,又發現兩隻山羊來到裝有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

杜康躲到樹後觀察,隻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也搖搖晃晃地躺倒在地上。

杜康過去一看,嚇了一跳。

原來裝糧食的樹洞裂開了一條縫,裡麵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

杜康用鼻子一聞,覺得滲出來的水特彆清香。

他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辛辣卻特彆醇美。

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隻覺得天旋地轉,不由自主地倒在地上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杜康醒來發現躺倒的山羊也都跑掉了。

於是順手摘下腰間的罐子,接了一罐水帶回去讓大家品嘗。

黃帝知道後,也品嘗了杜康帶來的濃香的水,感覺醇美。

黃帝與大臣們議事時,大臣們認為這水是糧食的元氣,並非毒水,應該給這種水起個名字。

當時為黃帝造字的大臣倉頡站了出來,以酉日得水的寓意造了一個酒字。

從此,黃帝就命杜康用糧食造起杜康酒來。

“杜康稱帝後,重振朝綱,恢複夏朝統治,建都綸城。”

“舉行大典,封賞功臣,鏟除奸佞。”

“同時率領諸侯朝拜九鼎,祭告祖先,並詔告天下各諸侯。”

“吸取太康、後羿和寒浞的教訓,杜康執政後。”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恢複農官製度,複請後羿的後人繼續擔任農官。”

“派遣使者到各邦國宣傳農業的重要性,督促百姓耕種農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