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子,經曆了國破家亡。
一個女子,寫下不朽的詩篇。
說起李清照這個女人,世人都不陌生。
她不但長相美,還特彆有才情。
那些傳世的經典詩詞,無不讓人拍案叫絕。
她開創了婉約派之先河,被尊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在兩千年的詩歌藝術中,男人一直是絕對的主角。
雖然時常有女詩人,卻如流星閃過。
一直到宋代,李清照的橫空出世,給文壇帶來一股清風。
她的作品,與一流的男詞人放在一起,依然毫不遜色。
因為有了李清照,文學史上多了一股清新的女性之風。
因為坎坷的經曆,李清照奉獻給了後世不朽的佳作。
千百年來,無人不稱頌李清照,無人不讚美她的作品。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李清照,少女時代自然是無憂無慮,過得美好快樂。”
“她的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在致仕之路上有著耀眼的光環,又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
“她的母親王氏也來自書香門第家庭,文學藝術氣息很濃。”
“李清照就在這樣幸福的家庭裡長大,在父母疼愛和良好的家風薰陶下,她小時候生活幸福。”
“兼之李清照天資極高,聰慧過人,又得到文壇名家的提點,自小就富有才華。”
“李清照在少女時代就在詞壇上嶄露頭角,那時就寫出了至今都很有名的千古詞作。”
“李清照小時候在家裡蕩秋千時因偶遇一個人闖了進來,於是信筆寫下《點絳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有人闖進院子後,她羞澀地躲起來。”
“但又想看這個人是誰,於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在這首詞裡,極率真地寫出了小時候的那份美好和快樂。”
“又如《如夢令》這首小詞是李清照去京都遊玩時,在溪亭這個地方感受到的幸福。”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儘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十八歲時,與門當戶對的吏部待郎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
“婚後很長一段時光也還是幸福美好的,夫妻兩人恩愛有加,互相砥礪。”
“丈夫趙明誠喜好收藏玉石,李清照給予了大力支持。”
“夫妻二人在文學藝術愛好上相互砥礪,經常結伴在市場上去尋訪藏品。”
“每次都是傾囊收購,滿載而歸。”
“趙明誠想寫一部《金石錄》,但記憶力不怎麼好。”
“每當回憶不起來玉石出處時,博聞強記的李清照不經意間就能說出。”
“不服輸的趙明誠於是與李清照打賭說,誰最先準確地說出玉石的出處,誰就先喝茶,結果每次都是李清照贏。”
“李清照每次說出玉石出處後,總是哈哈大笑。”
“把茶傾倒在衣衫上,頓時夫妻二人陶醉於茶香之中,很是愉悅愜意。”
“公元1101年的重陽節,婚後的趙明誠遠遊。”
“李清照在家把酒賞菊後,因思念丈夫隨即寫下《醉花陰》這首詞。”
“李清照隨即把它寄給趙明誠,趙明誠看完,激起比勝之心。”
“於是閉門三日,同闋寫下五十首詞,把李清照的《醉花陰》也混在其中,交給好友點評,看哪幾句寫得好。”
“好友看完,直言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最好。”
“趙明誠一聽,折服不已,妻子之才遠在他之上。”
柳如是:儘管李清照好酒好賭還好色,但依舊稱得上千古第一女詞人。
李清照不但好酒,而且還留下過很多跟喝酒有關的詩詞。
可以說,李清照是一個完全不亞於男人的豪飲之士。
李清照雖然是個女人,但她經常邀請一些文人雅士到家裡宴飲作樂。
不但喝酒,還要玩行酒令的遊戲來助興。
李清照早年的詩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也就是說,李清照年少時就經常喝酒,而且還喝到沉醉不知歸路。
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清照後來的酒量,那肯定是相當不錯。
李清照一生,有過兩段婚姻。
她和第一任丈夫趙明誠新婚不久,就曾寫過一首《醜奴兒》。
這首詞寫得特彆浪漫,而且滿是情趣。
其中有一句詞細細品味,可謂香豔無邊,可見李清照是好色的。
在賭的方麵,李清照很喜歡玩當時比較風靡的一種叫打馬的博
弈遊戲。
這是一種通過投擲色子來下棋押注的遊戲,李清照玩打馬的水平非常高。
而且凡是這種帶點賭博味道的遊戲,通常李清照都可以贏得勝利,甚至可以用癡迷此道來形容。
李清照在晚年時候還寫過一首《打馬賦》,她的好賭之名因此而得。
其實,無論是好酒好賭還是好色,當這些詞集中在李清照身上的時候。
世人看到的是一個勇敢率真灑脫的奇女子形象,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堪稱不朽名篇的小詞,也是李清照婚後不久所寫。”
“從這首詞裡,除了感悟到李清照惜花之情外。”
“還可以發現李清照青年時代的生活,很有才情和情趣。”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人生的大起大落沒有誰能預測,跌宕起伏的命運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身上也真實地體現。”
“在李清照44歲那年,成了李清照人生的轉折點。”
“這一年,大宋發生了靖康之變。”
“金軍南下,二帝被俘。”
“康王趙構南逃在應天府稱帝,史稱宋高宗,宋朝由北宋轉到南宋時代。”
“這一年,李清照的夫家也發生了重大變故。”
“趙明誠的母親在江寧悄然過逝,李清照隨同丈夫趙明誠趕赴江寧奔喪。”
“處理完母親的後事後不久,趙明誠旋即被朝廷委任為江寧知府。”
“因金軍入侵江寧,趙明誠在南宋朝廷妥協求和不主張抵抗政策下,棄城而逃。”
“率真的李清照對朝廷拒絕主戰很不滿,表現出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
“她力勸丈夫趙明誠留下來,與老百姓一道堅守江寧。”
“但軟弱的丈夫趙明誠沒有聽從,反而以朝廷旨意挾李清照一道知任湖州,夫妻二人遂生裂隙。”
“在路過烏江項羽自刎的地方,悲涼失望的李清照融景生情,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很辛辣地諷喻了偏安的南宋朝廷裡,包括丈夫趙明誠在內的膽怯官員。”
“不幸的是,趙明誠在知任湖州的途中,染病身亡。”
“對趙明誠的意外辭世,李清照很是悲怮,深情地為丈夫寫下祭文。”
“親自安葬趙明誠後,李清照大病一場。”
“病愈後,勇敢堅強的李清照決定攜帶丈夫生前的藏品奔波他鄉輾轉謀生。”
“起先,李清照準備投奔任兵部侍郎的趙明誠妹弟。”
“然沒多久金人已攻陷洪州,洪州去不了了,李清照於是追隨皇帝去往浙東。”
“但那時時局動蕩,飄搖的朝廷已遣散百官。”
“最後,李清照決定隻身南下到親友還算多的杭州生活。”
“隻是,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李清照隨身攜帶的藏品在路途中散失大半。”
“當她48歲也就是公元1132年到達杭州時,幾乎陷入茫然失措的困境中。”
曹雪芹: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李清照一生有半數的時間裡,都在顛沛流離的路上。
李清照的人生,可以用八個字概括。
半生繁華,半生淒涼。
在人生的後半程,李清照經曆過家族沒落,經曆過夫妻感情破裂,更經曆過家國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