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讓孫武以180名宮女操練陣法,檢驗孫武是否隻是紙上談兵。
在確定了孫武的才學之後,吳王闔閭立即拜孫武為將,並時常與孫武商議軍政要務。
吳王闔閭七年,吳國為了進一步對楚國采取軍事行動,就采用了孫武伐交的戰略思想。
暗中策動桐國背叛楚國,然後又派人欺騙楚王道。
楚國如果進攻吳國,吳國就會因為害怕楚國,而代替楚國討伐桐國。
楚王聽後果然中計,於是派遣大軍伐吳。
吳軍依靠地理優勢,趁楚國軍隊不備,在豫章偷襲得手,大敗楚軍。
並順勢進攻楚國本土,攻陷巢地,並活捉駐守巢地的大夫公子繁。
兩年之後吳王闔閭欲再伐楚國,於是詢問伍子胥和孫武的意見。
孫武進言,楚國大將子常貪得無厭,唐、蔡兩國對他恨之入骨。
如果聯合唐、蔡兩國一同伐楚,則大事可成。
於是闔閭聽從了孫武的建議,組織聯軍西進伐楚。
並在漢水河畔,以五千精兵突襲楚軍,大獲全勝。
之後闔閭采取了孫武因糧於敵的計策,吃著楚國的糧食,追趕著楚國的軍隊。
之後孫武,伍子胥五戰五捷,打得楚軍望風而逃。
最後更是攻下了楚國的都城,差一點就讓楚國覆滅。
這是春秋曆史上第一次,有小國攻陷了大國的都城,堪稱奇跡。
但好景不長,楚王跑到齊國搬來了救兵。
而吳王闔閭的弟弟又在吳國自立為王,決心造反。
在內憂外患之下,吳王闔閭隻能從楚國撤軍,先回國剿滅亂黨。
後來闔閭在與越國交戰時,重傷不治而亡。
闔閭的兒子,吳王夫差繼位後,立誌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
夫差勵精圖治,僅僅用時三年就使吳國的國力更勝從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害怕吳國越來越強,就主動進攻吳國。
但孫武與伍子胥卻巧施妙計,在夜間偷襲越軍營地。
越王勾踐大敗而逃,被吳軍圍困於會稽山。
勾踐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向吳國投降。
戰勝了越國的吳王夫差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幾年之後夫差想要進軍中原攻打齊國,伍子胥拚死進諫,卻被小人陷害而死。
孫武在好友伍子胥死後,心灰意冷,辭官歸隱。
公元前480年,一代兵聖孫武,在憂慮之中鬱鬱而終。
“公元前506年,孫武、伍子胥與闔閭共同謀劃正式進攻楚國的事宜,孫、伍二人一致認為時機已經成熟。”
“在二人建議下,吳國暗中策反了原本依附於楚國的唐、蔡二國,兩國紛紛派遣人質到吳國,盟誓共同攻伐楚國。”
“同年,吳軍大舉進攻,吳軍乘舟溯淮水而上,然後舍舟而行,直接向楚都進軍。”
“楚國派軍迎戰,在小彆山至大彆山一帶先後同吳軍爆發三次戰爭,全都被吳軍擊敗。”
“十月,吳楚二軍在柏舉對峙,吳國將領夫概率領五千精兵突襲楚軍,擊退了楚軍將領子常所在的中軍,使得整個楚軍都出現了混亂。”
“吳軍趁機全軍出動,楚軍大敗而逃。”
“逃亡的路上,楚軍埋鍋造飯,結果被吳軍追上,丟下食物就跑。”
“吳軍直接吃了楚軍剛做好的飯,繼續追擊,一路上連續五次擊敗楚軍,直接殺到了楚都郢,楚昭王棄都逃亡。”
“此後,秦國不願吳國做大,於是在申包胥的遊說下派兵援助楚國。”
“兵力劣勢的吳軍麵對秦楚聯軍疲於應付,連戰連敗,後方又遭遇越國進攻。”
“伍子胥認為吳軍雖然戰事吃緊,但兵力未損,可以一戰。”
“孫武則認為戰爭的目的已經達到,應該班師回國。”
“於是吳軍班師回國,闔閭在吳國國都盛情歡迎了歸國的諸將士。”
“在孫武的智謀輔佐下,闔閭時期的吳國一時成為霸主。”
“伐楚之戰結束後,孫武拒絕了封賞,選擇隱居於吳都姑蘇附近,專心完善自己的兵法,最後終老鄉間。”
李世民:孫武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被後世尊稱為兵聖或孫子,其所著《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
孫武出生於一個軍事世家,爺爺孫書和遠房叔叔田穰苴都是齊國有名的大將軍。
孫武的爺爺因為征討莒國有功,被賜姓孫。
他出生的那天晚上,爺爺和爸爸孫憑趕回家中,給孫武取名叫武,希望他快快長大,繼承將門武業。
孫武八歲進入學校上學,在所有的課程當中,他最感興趣的是六藝中的射和禦。
為了學好這兩門技藝,他付出了比同學們多好幾倍的努力,很快就成為了同學當中掌握這兩門技藝的佼佼者。
十三歲開始,父親經常帶著孫武到戰場進行實地考察,這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
叔叔田穰苴是當時著名的軍事家,他見孫武天資聰明,誌向遠大,就把自己寫的一部兵書書稿送給了孫武。
讀了叔叔的兵書之後,孫武深受啟發,決心寫一部名垂青史的兵書。
在年輕時,他離開家鄉,遊曆各國,尋求兵法之道。
在這個過程中,他結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軍事戰略。
後來,孫武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被任命為將軍。
他率領吳軍與楚軍進行了多次戰鬥,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在孫武的指揮下,吳軍以少勝多,大敗楚軍,為吳王闔閭稱霸奠定了基礎。
然而,孫武的軍事才能引起了吳王闔閭的猜忌。
闔閭害怕孫武的威望過高,會威脅到自己的王位,於是開始疏遠孫武。
孫武深知自己的處境危險,便主動辭去將軍之職,隱居山林,專心研究兵法。
在隱居期間,孫武寫下了《孫子兵法》一書。
這本書係統地總結了他的軍事思想,提出了許多關於戰爭、戰略、戰術等方麵的理論,對後世的軍事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孫武的思想強調以逸待勞、知己知彼、兵不厭詐等戰略原則。
他認為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於兵力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戰略和戰術的運用。
他的思想深受後世軍事家的推崇,被廣泛應用於戰爭中。
孫武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所著的《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古代軍事學的經典之作,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