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實記錄(一)(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7611 字 9個月前

這是一個極其耗費時間的過程,所以他們兩個人最近就沒有離開過房間,自然不知道堡中發生的事,更不知道自己的做法,給“武平堡”帶來多大的影響!

用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口水,謝岩和馮寶總算搞明白了事情是怎麼回事?說出來,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士兵們要求和輔兵一樣的待遇。

說起來彆人都不相信,普天之下,從來都是輔兵要求提高待遇,如“武平堡”這般反過來的,絕對是從來沒有過!林運感歎之下冷眼旁觀,他比誰都想知道,謝岩他們如何解決這件事情。

“停——”馮寶突然大叫一聲。

聲音很大,且太過突然,刹那間,“議事房”中鴉雀無聲,短暫沉默後,馮寶話音再度響起:“不就是一視同仁嘛,沒什麼了不起的,要相信警官,一定可以解決。”

謝岩聽的臉一黑,心說:“這事很好解決嗎?”

可事情到了這一步,不解決也得解決,否則謝岩不僅校尉乾不了,更嚴重的還會影響到他在大唐的生存,趕鴨子上架,不上也得上了!

謝岩在眾目睽睽之下,終於開口道:“既然大家都有要求,理應儘量滿足,可在此之前,我需要了解一些事情。”說著,他把目光投向雷火,問:“雷校尉,請問一下,堡中共有多少人?”

雷火答道:“普通軍兵滿編整五百,曹官六人,隊正五人,旅帥兩人,校尉三人,彆將一人,總共五百一十七人;此外,還有輔兵一百七十二人。”

謝岩點點頭,又問:“到現在為止,軍中還有多少糧食?還有多少牲畜?”

這次雷火沒有回答,而是另有一名軍官主動上前道:“末將‘倉曹參軍’韓成。”他邊說邊行了一禮,而後道:“軍中糧食和牲畜,種類繁多,數量不等,請校尉稍待片刻,容末將取來賬冊。”

謝岩待韓成離開後,轉過身對馮寶身後道:“石子,你去把我房裡桌上的賬冊取來。”

“還有我的筆。”馮寶跟著叫了聲。

安排好這些事情後,謝岩對眾軍兵道:“軍中士卒皆為袍澤,理當一視同仁,諸位有要求可以提,可是以法不責眾之勢,來要挾上官,卻是極為不智,今日可以不追究,若有下次,一並懲處。”

謝岩這番話,是他做為一名大唐官員,在一個正式場合的首次亮相,表現得可謂中規中矩,既指出士兵們的要求合理,又指出他們的做法不對,同時表示不追究,免得激化矛盾。

林運把這一幕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無法評價謝岩做的對錯,可是他明白,換做自己,最好的情況也不過如此做法。

很快,韓成拿了幾本賬冊回到屋裡,他前腳進來,石子後腳跟進門,同樣拿著本賬冊。

接過賬冊,謝岩對馮寶道:“我來報,你來算。”

“明白。”馮寶應了聲,走到一張桌子後坐下,將從石子手上接過來的一支奇怪的“筆”放在桌上,再把紙張鋪好,抬起頭,示意自己準備好。

馮寶用的是他自己設計的“炭筆”。他用不習慣毛筆,隻好找輔兵裡會木匠手藝的人動手,把一截加工後的木炭,嵌在一隻細木棒裡,外麵再用布條裹緊,馬馬虎虎有點後世“鉛筆”的模樣。

“炭筆”在手,馮寶自然再無障礙,他一邊聽謝岩報出各式各樣的數字,一邊在紙上記錄……

林運雖然學問不高,但是見識不少,可是他怎麼也想不通,究竟謝岩和馮寶用了什麼方式算清楚了全軍糧食;還算清楚,按照每人每天的消耗量,再加什麼損耗、還有牲畜怎麼折算成糧食等等……

他隻知道,最後謝岩告訴所有人,軍中糧食可以滿足基本滿足大家要求,從今天起,可以執行。

林運晚間久久無法入睡,回想起白天“議事房”裡的事,他不知道應該怎麼記錄,他生怕自己寫下來沒人相信。不到一個時辰,他們就算好了,這速度,用“學究天人”來形容,絕不過分。還有那些古怪的符號,就是他們計算時候的符號,林運從來沒見過。

為了如實記錄看到的事,林運用了幾乎一夜的時間仔細斟酌字眼,用心遣句,待到快天亮時才真正睡下。

一覺醒來,日上三竿,林運走出房門,卻見軍營裡人頭攢動,所有的人都在忙忙碌碌,他不及細看,直接找到一個士兵問是怎麼回事?

士兵告訴他:“謝校尉下令,全堡‘大掃除’,就和‘輔兵營’一樣,人人洗澡、整理軍營,還特意成立一個什麼‘糾察隊’,由馮校尉擔任隊長,專門檢查,如果有誰查出來做的不好,就一天不給吃飯。”

林運點頭表示知道,他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剛欲離開,卻聽士兵又道:“還有,謝校尉還弄出一個什麼‘流動軍旗製’。”

“速速詳細說來。”林運極為意外,這又是一個他從來沒有聽過的事。

士兵道:“謝校尉說了,五個隊加上輔兵營,共六麵軍旗,每十五天由‘糾察隊’打分,按分高低排序……”

“打分是什麼意思?”林運再次聽到新鮮詞,連忙打斷地問。

士兵說:“小的也不清楚,隻知道馮校尉手上有一個本子,密密麻麻寫了許多東西,好像和那個本子有關。”

林運揮揮手,示意士兵可以走了,他不打算問了,而是準備直接去找馮寶,那樣可以問得更加清楚明白。

馮寶他沒有找到,卻從“糾察隊”成員之一的“功曹參軍”處得知——馮寶手上的本子裡,記得是各隊應該乾的事,比如清理軍營,清理個人衣衫等等,關鍵是,那裡麵每一條都有明確的標準,作到什麼程度得多少分,根據這些條文,可以最後計算出每個隊的分值,累加到一起可以計算總分,總分最高的一隊除了可以掛四麵軍旗之外,還可以得到兩隻羊,用來“加餐”;總分第二高的,可以掛兩麵軍旗,得到一隻羊。每十五天,都會這樣檢查一次,這就是所謂的“流動軍旗製”。

林運邊聽邊想,收獲極大,他有種非常強烈的預感,這種製度,可以用在更多地方,發揮更大的效用。因此,他命令“功曹參軍”,下次檢查的時間,必須通知自己,他一定要親眼看看這項製度所能達到的程度。

當晚,林運又睡不著了,“打分製”和“流動軍旗製”的詳細內容,花了他太多時間整理,作為一名恪儘職守的大唐官員,他寧可不睡覺,也要忠實的記錄下這一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