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老兵的選擇(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8726 字 9個月前

三個殘疾老兵一聽謝岩有答應的意思,想都沒想,全都單膝跪地,口稱:“甘願成為校尉‘家仆’,絕無二心。”

謝岩還在有些猶豫的時候,其他老兵不知道怎麼也聽說了,一股腦兒地跑過來,一起單膝跪地,表示他們也願意。

馮寶是最後進來的,他看到滿屋子老兵,奇怪地問道:“你們這都乾嘛?一個個都不想當良民?非要乾仆役?”

王三狗大聲道:“兩位校尉都是大才,日後‘出將入相’不在話下,現在不投身,以後哪還有機會啊。”

“對!就是這個理兒!”老張頭跟著叫道。

其他老兵也是紛紛說話,意思也都差不多。

謝岩著實有些頭大,沒想到最後會是這麼個情況,到底接受不接受,他真是有點決心難下。

“警官,我看就這麼定了吧,你要是覺得人多,你讓一半給我不就成了嗎?”馮寶倒是很痛快。

謝岩一聽,感覺他的主意不錯,馬上問:“哪幾位願意跟隨馮校尉啊?”

石子第一個道:“我,我願意。”

緊隨其後,又有五個人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還不錯,有這麼多人,我很滿意!”馮寶大咧咧地往凳子一坐,又說:“既然你們以後跟我混了,那大家一起努力混好點,那個,工資嘛,每月一貫,一月休息四天,每七天一次,你們覺得如何?”

“工資”是什麼,沒人懂,但是一聽每月一貫錢,還有四天休息,頓時把那些人都驚呆了!從來沒聽說過有哪一家給過這麼多錢,更彆說還有四天休息了。

決定跟隨謝岩的人,齊刷刷地把目光看向他,看樣子他們也是很心動馮寶提出的條件。

“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哦。”馮寶“不懷好意”地說。

“誰說要改變主意?老漢追隨謝校尉又不是為了錢,就是沒錢咱也乾。”王三狗“大義凜然”地說道。

“行啦,錢的事就不需要多說了。”謝岩最後一錘定音地道:“和馮校尉他們一樣就是了。”

“哈哈哈哈……”屋內所有人一起開心大笑起來,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軍營裡的生活本就無聊,自從認了老兵當“家仆”,謝岩和馮寶就更加清閒了。

馮寶把釀酒的活交給了五個老兵,店鋪的事還是讓那三個殘疾老兵去處理,他們兩個人開始琢磨一樣新東西——蜂窩煤。

有些時候,謝岩很佩服馮寶經商頭腦,馮寶說:“大唐老百姓太窮了,自己不忍心掙他們錢,所以,店鋪的東西專門賣給有錢人。”

謝岩問他:“具體怎麼弄?”

馮寶說:“酒,我打算限量供應,定製一千個精致陶罐,每壇子酒賣兩貫錢,一天隻賣三十壇;煤爐不單賣,定半年供應蜂窩煤的人家直接送爐子。”

謝岩聽出來了,這些都是後世常用的營銷手法,不稀奇,於是又問:“打算在哪弄?”

馮寶道:“我預計在最窮的坊裡找人做,還有……”

“你先等會兒。”謝岩突然想起什麼,阻止馮寶繼續說下去,然後想了想道:“我覺得你把事情想簡單了。”

“什麼意思?”馮寶不解地問。

“我上次聽老兵們說過,工人在大唐叫‘匠’,他們好像和商人地位差不多,要是搞生產,我怕你連人都招不到。還有,做煤爐的鐵皮,難道要指望鐵匠一錘錘的敲出來,那速度,你不會想不到吧?”

“啊——有錢還沒人肯乾活?”馮寶顯然是被驚到了。

“很有可能,你忘了老兵是怎麼看待鋪子的事了?”

“那你說怎麼辦?”馮寶沒轍了。

謝岩道:“我覺得應該按照原材料,生產,銷售三個部分來辦。”

馮寶馬上追問:“快說說,具體怎麼辦?”

“先找到‘石炭’產地,在當地粉碎好,然後運過來,在長安找匠人做爐子,如果匠人的家裡人願意,再請他們做蜂窩煤,送貨上門這事兒,他們願意也行,不願意就另外找人,這個不涉及做工,應該不難找人的。”謝岩說出自己的想法。

“那鐵皮呢?”

“你去教鐵匠啊。”

“我去教?警官你沒開玩笑吧,我哪會這個啊?”馮寶聽得臉都綠了。

“你可真夠笨的!”謝岩“罵”了一句,從桌上拿起茶杯,輕啜一口,滿足地呼了口氣,道:“搞個石槽,再裝個石頭軲轆,就是可以用手搖動的那種,鐵水倒進石槽裡,隻要有角度,鐵水就會緩緩流下去,石軲轆和槽底間隙先調整好,鐵水流過去時,不就是鐵皮了嘛。”

“對啊!這麼簡單的事我怎麼忘了呢?”馮寶摸了摸頭,不好意思的笑道。

謝岩又道:“你要想賣高價,還可以在石軲轆上弄點花樣,如此一來,壓出來的鐵皮就會有花紋,估計會好賣些。”

“還是警官你的辦法多!”馮寶由衷地讚道。

謝岩道:“這有什麼厲害的,動動腦子,你一樣想的到。”

“你動腦子就行了。”馮寶一副賴皮的樣子,讓人看了很是無語。

事情談好,接下來自然就是去辦了。

謝岩派出幾個老兵出去打聽,最近哪裡有“石炭”?馮寶則去找鐵匠,商談訂購爐子的事。

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鐵匠們一聽說有活乾,而且連家裡的婦孺老人都有活乾,那是忙不迭地答應,整個“通善坊”裡的匠人,或多或少都分到了活計,這對於窮苦多年的匠人們來說,無異於天降甘露。

王福來的侄子終於到了,一個十五歲的半大小子,他一看見馮寶就拜到在地道:“草民王祿,見過校尉。”

馮寶很客氣地親自扶起他道:“我和王公公堪稱至交,你就不要多禮了。”

接著,馮寶把需要告訴他的事一一說明,最後問:“你覺得可以嗎?”

王祿是個很典型老實本分的農村孩子,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是鋪子二掌櫃,每個月不僅有一貫工錢,還有什麼休息天,聽得他是除了點頭,還是點頭,完全沒有意見。

馮寶安排他直接住進城裡鋪子中,再過些日子,先帝喪期結束,就可以開張賣酒了,至於爐子的事,還需要等老兵傳來消息。

爐子的到不著急,畢竟才八月,至少還要兩個月才入冬,因此,馮寶現在主要就是在實驗怎麼弄鐵皮,匠人那裡有鐵錠,但卻是最差的那種生鐵,雜質很多,馮寶先從市場裡買了一批石炭,然後在軍營的最北麵,遠離禁苑和渭水的地方,支起了煉鋼爐,把匠人的生鐵重新回爐,用高爐加鼓風機的方法,重新提煉一遍,再按照謝岩說的法子,以滾動石軲轆碾壓的方式,試了兩次,就成功弄出來質量上佳的鐵皮,然後將謝岩畫好的爐子圖紙和鐵皮一起交給匠人們,他們沒用幾天,就做好了十來個,馮寶看了看,和他記憶中的煤爐,差不太多,起碼可以拿出來賣了。

實驗雖然成功了,可是去找“石炭”產地的老兵們還是沒有消息,馮寶乾著急也沒有用。

好在店鋪倒是基本弄好,一千壇酒也已到位,就等著先帝喪期結束開張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