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把我給忘了(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7913 字 9個月前

“哦,何故?”李治有些奇怪地問。

謝岩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臣做好自己本份即可。”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李治輕聲了一遍,不禁笑道:“如此說法,倒也不錯。”說著還掃了三位老臣一眼,見他們也是微微點首,頗為認可。

“關於援助‘波斯’一事,你是如何想到的?”李治進入正題地問。

謝岩道:“波斯王子卑路斯進‘長安’時,與臣在官道偶遇相識,其說起‘大食人’入侵時,聲淚俱下,臣當時並不以為意,事後想起先人曾有提及其國對於我中原王朝之意義,故而覺得,我大唐理應相助,然‘波斯’太過遙遠,援助不可以損傷我大唐國力為代價,是以提出‘軍官援助團’一策,並以此上書陛下。”

李治道:“朕看過奏疏,汝所提想法甚為新奇,朕想知道的是,此事於我大唐,有何利弊?”

謝岩道:“好處有三,其一,遏製或者延緩‘大食’占領‘波斯’,保持‘絲綢之路’暢通,可使大唐能夠繼續獲得利益;其二,隻要‘大食’與‘波斯’之間的戰爭不分出勝負,他日我大唐擊潰‘西突厥’,他們向西逃亡的可能性就會降低,最後多半會逃向更加苦寒的西北方,重新崛起的可能性也大為降低;其三,一旦大唐擊潰‘西突厥’,兵峰可直指‘波斯’一帶,不論‘波斯’自己能否抗擊,我大唐都可以坐等兩方戰事結果,若機會合適,可果斷出兵,一舉平定,開拓疆土數千裡當不再話下。”

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和雄心勃勃的言論,令聽者無不心動!

殿裡安靜了好一會兒,李治才開口,不過他卻是問向三位老臣:“三位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其中一位道:“臣以為,此人之言,誇大其詞、異想天開,以區區百人妄想動搖一國,簡直就是胡說八道!臣請陛下降旨,將此人查辦。”

謝岩聽得嚇了一跳,心說:“這家夥誰啊?可夠狠啊。”

“韓卿家,奏疏可有看過?”李治沒有任何表情地問。

“想來他就是韓瑗!”謝岩猜出此人身份——應該是接替褚遂良進入中樞的韓瑗。

韓瑗此刻道:“此人奏疏一派胡言亂語,臣無法讀完。”

“哦——”李治心裡很不高興,麵上到還能保持平靜,問另一人道:“舅舅如何看待?”

“臣以為,人數雖少,也是大唐子民,斷無道理讓他們陷入危難境地,為了穩妥一些,還是再議更為合適。”長孫無忌不急不忙地說出自己的建議。

“英公呢?”李治最後一個問李績:“英公對此事如何看?”

自李治登基以來,李績幾乎每逢議政都沒有什麼主張,除了附和還是附和,所以李治最後一個問他,沒指望聽到什麼新鮮的話。

“老臣以為”李績忽然停了一下,然後才說:“若派遣軍中武官前往,自然如長孫太尉之言,陷我朝子民安危於不顧,殊為不智。”說道此處,他又停頓了一下,就在李治想要開口前,又道:“不過,若是自願前往,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謝岩主意到,長孫無忌的眉頭微微動了一下,很顯然,李績的話,超出了他的預想。

“英公所言有理,自願前往者,當怪不得朝廷。”李治很滿意地點了一下頭道。

長孫無忌忽然說道:“陛下,老臣以為,自願前往者固然是一片忠心,然忠心報國者曆來從不缺乏,故老臣以為,當由兵部主持遴選事宜,以示朝廷公正。”

“好厲害的長孫無忌啊!”謝岩心說:“知道陛下有心派出‘軍官援助團’,明知阻止不了,就提出遴選人選,掌握住主動權,人要都是他選出來的,最後還指不定會不會跑到半路就打道回府了呢。”

李績也微微皺了一下眉,他也沒想到,長孫無忌反應如此之快,立刻提出一個看起來合情合理的建議。

實際是,“兵部”在其管轄之下,遴選出來必定都是長孫無忌的人,如此一來,那所謂“援助”一說,可能就是個笑話,那些人會不會去“波斯”,都還很難說的事。

韓瑗同樣意識到長孫無忌意圖,馬上開口道:“臣以為,太尉提法極為穩妥,當可避免一些無用之人,打著‘自願為國’的名義出去,以損害我大唐天威。”

“嗯!”李治點了點頭,韓瑗這句話說到他心裡去了。

李治一直都有點擔心,那就是派出去的人如果沒有用,或者乾脆半路跑了,那對大唐的聲譽來說,可就損失太大了,要是那樣,真還不如不派人了。

最後下決定前,李治還是想征詢一下李績的意見,因此問道:“英公覺得呢?”

李績很是為難,他知道李治一定已經是同意了長孫無忌的建議,問自己也隻是尊重而已,最關鍵是,長孫無忌提出的方法,非常難以反駁!

突然,謝岩一聲高呼:“陛下”,將所有人目光吸引過來,接著行禮道:“微臣有話要說,不知可否?”

“但說無妨!”李治很大度地說道。

謝岩道:“太尉提出遴選之法,的確為國而謀,甚是合理,隻是微臣覺得,援助‘波斯’一事,事關軍、政以及對外聯係,光是一個‘兵部’恐難服眾,理當有其他相關官員加入遴選才是。”

長孫無忌和韓瑗同時微微皺眉,他們兩個人都意識到了,謝岩提出的方法,最有可能被陛下采納,一旦如此,參與的人多了,再想要私下操作,那可就太難了!此時,他們麵對的情況和剛剛李績麵對的幾乎一樣,都是明知道有問題,可就偏偏無法反對。

“陛下,老臣以為,如此甚好。”李績算是旗幟鮮明地支持了。

李治等了片刻,見沒人再說話,當即道:“那就著‘北平縣公’張行成擔任遴選主事,‘兵部’、‘鴻臚寺’各自派員協辦。”最後加了一句:“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否?”

“陛下聖明!”三大重臣同時言道。

謝岩說不說,都一樣,反正他是小角色,沒人注意。

可以說,援助“波斯”一事,基本不會再有什麼變化了,剩下來也就是人選的問題,那自然和謝岩關係不大了。

等離開皇宮,遇見一直守在外麵的雷火時,謝岩突然想起來——說好的“返京敘功”怎麼就給忘了呢?自己剛剛怎麼就忘了提出來呢?

謝岩痛心疾首地在心裡大聲呐喊:“天哪——你怎麼就把我給忘了啊!”

真的是被人忘了嗎?其實還真不是。

李治記得謝岩的功勳,並且想好了封賞,可是當他跟三大重臣提起時,卻被長孫無忌以“若能行援助‘波斯’一事,可兩功並賞”為理由給拖了下去。

李治卻是是一番好心,但是他忘了,有些事情,拖久了,可能真的就沒人記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