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緝匪(三)(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6888 字 9個月前

王福來已經不在“掖庭局”了,他接受了謝岩的建議,花了三十貫,被調去專門在“南海池”裡清潔衛生。

“太極宮”有東南西北四處水景地,統稱“四海池”,其中“南海池”距離“兩儀殿”最近,也是李治常去散心的地方。

王福來進去“南海池”負責打掃和整潔,事情雖然辛苦些,但的確能夠時常遠遠地看到皇帝陛下,隻是他不敢貿然跑到皇帝麵前,真要是去了,估計也就早玩完了。

池邊有一臨水“水榭”,由於建在一處比人高的土台上,人在其中有種登高望遠的感覺,所以李治偶爾會去那裡看看風景,小座片刻休息。

那裡就是王福來選好的地方,他要在那裡,實施謝岩向他推薦的計劃!

今日,王福來很遠就看到皇帝慢悠悠地走過來,而且看方向,應該就是“水榭”那,更主要是他發現,總管王伏勝居然不在,這就太好了,不管事先想的多麼周到,王福來心裡還是很害怕的,尤其是對王伏勝,那可是出了名的對犯錯宦官心狠手辣的主,他不在,起碼最壞結果出現的時候,生命安全還是有保證的,無論如何,皇帝陛下還是很仁慈的。

李治怎麼可能想到,會有人在此處“算計”自己,他跟平時一樣,信步走進“水榭”,直接走到臨水那一邊,負手而立,望著眼前開闊的水麵上,折射出陽光照耀下的璀璨,心情可謂是極好,大有大有臨水而觀,賦詩一首的衝動。

“看朱成碧思……,憔悴支離……憶君,不信比來……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李治還在醞釀“詩意”,卻突然被人搶了先,而且還沒聽完整,但是以他的學識,稍微一想,感覺到這是一首好詩,既然是一首好詩,沒有聽完整,豈不是非常遺憾。

“去看看,是誰在念詩。”李治側首對身後的宦官道。

“奴婢領旨。”宦官躬身答道,轉身招呼兩名隨侍小宦官跟自己同去找人。

功夫不大,宦官回來稟報道:“啟稟陛下,是一名奴婢打擾了陛下清靜,現在已經被拿下,請陛下責罰。”

“哦,他是如何說的?”李治問。

宦官道:“那奴婢竟然不知道陛下在,真是該死。”

“不知者不為罪,此乃小事,不值一提。”李治隨口一句話,就免了王福來的罪過。

李治又問:“那首詩是怎麼回事啊?”

宦官偷偷瞄了皇帝一眼,還是如實回答道:“據那奴婢交待,是他在‘感業寺’裡,聽前朝一名姓‘武’的宮人念及。”

“姓‘武’?”李治第一時間裡都沒想起來,反而問他最感興趣的事:“全詩可記下?”

宦官道:“奴婢記下了。”

“念”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宦官低身念了出來。

李治心裡默念一遍,又思考一下,最後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首絕佳的七言絕句,他自己作不出來。

尤其是詩中透露出來的極儘愁苦的意思,道儘了一位思婦的瘦弱不知和心力交瘁之情。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寫的詩,如果沒有真情實感的人,斷然是無法寫出!

李治不免好奇心起,究竟是什麼人寫出這樣的詩?開口問:“那宮人是誰?”

宦官道:“是、是先帝的‘才人’,名喚‘武媚’。”

李治“謔”地一聲站起來,沉聲道:“你是說,武才人?”

“回陛下,那奴婢是這麼說的。”

李治立刻說:“給朕帶上來,朕有話問。”

很快,王福來被帶到皇帝麵前,他“撲通”跪下道:“奴婢拜見陛下,墾求陛下饒恕奴婢。”

李治問:“說,你為何剛剛要念詩?”

王福來趴在地上,頭也不敢抬,惶恐地道:“啟稟陛下,前些時候奴婢去‘感業寺’送糧食的時候,聽到武才人、啊不,是‘明空’師父念的,奴婢記性不錯,就記下來了,剛才,奴婢見到石榴樹發了新芽,奴婢沒學問,就想‘石榴裙和石榴樹有何關係?’於是不自覺地念了出來,奴婢無意冒犯陛下,求陛下繞過奴婢吧。”說著重重地磕頭起來。

這一番說詞,是謝岩告訴他的,王福來又加了一些改動,目的就一個,必須要讓皇帝相信,一切都是“無意”之間,絕不能有半點“故意”的意思顯現出來。

李治卻是沒聽出來“刻意”的意思,他腦子裡出現的都是過去種種的“綿綿情意”和種種往事……

皇帝走了神,可就苦了王福來,他一直重重地磕頭,額頭很快就開始流血,可是他也不敢停下,哪怕再痛苦,也得咬牙堅持下去……

漸漸地,王福來感覺眼前被血遮住,模糊了起來,腦子也開始迷糊起來,終於,他堅持不下去了,身子往邊上一歪,居然昏過去。

這下動靜有點大了,李治被“驚”到,回過神,定睛一看,磕頭的宦官暈倒了,雖然說在他眼裡,宦官隻是一個“會移動的物件”,但是就發生在眼前,那也是心裡多少不舒服的事兒,當即說道:“帶下去,治一下。”

李治一句話,等於留了王福來一命,一般而言,類似這樣的情況,皇帝如果不發話,犯錯的宦官幾乎是不會得到救治,生死全看天意了。

王福來被抬走了,李治看景色的興致也沒有了,他沉默地緩緩走著,沒什麼目的就是隨意走著……

不知道走了多久,李治突然開口喚道:“王伏勝。”

“陛下,王伏勝去‘驍衛’那裡了。”宦官低聲地“提醒”道。

“還沒回來?這個奴才。”李治心裡罵了一句,麵上倒是沒有表情,腳下的步伐也沒有停,繼續邊走邊想著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