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迫不得已(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309 字 9個月前

劉仁實道:“家父當直接覲見陛下提出請求,陛下肯定不允,卻也不會直接拒絕,很有可能會向你詢問,屆時縣男的建議,應該會很受到陛下看重的。”

謝岩這回明白了,劉弘基仗著自己是開國老臣,直接找陛下討要,李治縱然不願意,也不會當麵拒絕,最大可能確實就是推給彆人,而自己無疑就是那個最合適的人。

謝岩是真心不想答應,隻是當著劉仁實的麵,這話無論如何也是說不出來的。他想了半天後,隻好說:“若陛下問起,我自會舉薦劉都尉,隻是最後能有多大用處,我可全無成算。”

劉仁實輕輕地頷首道:“那是自然,陛下才是最後決定者。”

“郎將,我就不明白了,區區一個副職,值得老國公親自出馬?”

劉仁實道:“家父覺得值,為人子者隻能傾儘全力,謝縣男以為呢?是這樣嗎?”

謝岩嘴上道:“那是必須的。”心裡卻在想:“可是你們彆來找我啊。”

正事說完,兩人又聊了一會其他事情,也不過都是一些尋常事……

劉弘基計算的幾乎分豪不差,李治確實沒有答應他的請求,但也沒有拒絕,而是說:“此事朕還沒有想好,不過朕會認真考慮,還請劉老卿家放心便是。”

等劉弘基走了以後,李治想了想,還是派人去找謝岩,倒不是說李治非要問,而是他覺得,既然“軍官援助團”整件事都是謝岩一手經辦,那麼最後這點事,也由他辦得了。

李治隻是偷個懶,謝岩卻真是無語了,在他心裡,誰當這個副使,都是一回事,副使畢竟是沒有多少實際權力的。

謝岩仔細琢磨了很久,終於想出來一個不得罪人的方法,他將劉定遠、程務忠和包括韓成在內的另外三人,單獨列一張表,將他們的測試成績、過去的軍功、經曆以及能夠找到和知道的方方麵麵都寫下來,通過比較以後,謝岩發現,劉定遠還真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最大的優勢在於曾經單獨統兵作戰過,雖然規模很小,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作戰,對於萬裡以外獨自麵對各種複雜情況的“軍官援助團”來說,劉定遠的實際經驗就顯得極為珍貴了。

隻是謝岩也知道,李治是傾向於程務忠,自己也覺得從個性上來說,程務忠沉穩的性子更加合適,因此,他決定上書皇帝,增設一名副使,並推薦程務忠和劉定遠兩人擔任,且詳細稱述了理由,提出,劉定遠主要負責作戰等軍事方麵要務,程務忠負責操練和後勤方麵。

李治仔細看完這封奏章以後,權衡一下利弊,感覺甚是有理,便直接在奏章上寫下一個“準”字,至此,沸沸揚揚的鬨了兩個多月的“援助波斯”一事終於落下帷幕。

三天後,李治正式下詔:“任命林運為‘朝散大夫’、大唐正使;程務忠、劉定遠加‘遊擊將軍’,大唐副使;其餘三十一名成員,全部加‘振威校尉’,令‘禮部’擇良辰吉日出發。”

次日,禮部上書:“四天後,本月二十九日,當為出發吉日。”

李治複又下詔:“於二十七日宴請‘軍官援助團’成員。”

謝岩得知消息以後,第一時間派人將林運、程務忠和劉定遠三人請來,擺了一桌,當是自己提前給他們送行。

席間,謝岩道:“我欲一兩日內啟程赴‘洛陽’,恐怕無法親送你們了,今以薄酒一杯,以表歉意。”說完,舉杯一飲而儘。

林運他們同樣一齊舉杯飲下。

謝岩又道:“今日一彆,再見怕是十年之後,在此我祝三位揚威域外,立下不世之功,以彰顯我大唐之雄威。”

四人同時飲一杯酒,放下酒杯後,劉定遠問:“就不能等陛下宴請後再走?”

謝岩微微搖首道:“難得陛下肯放我離開,若我去參加宴請,萬一陛下改了主意怎辦?還是不要冒險的好。”

劉定遠又問:“留在‘長安’為官不好嗎?”

謝岩道:“在朝為官,埋首案牘,遠不如做些實際事務,就如同帶兵一樣,無論你怎樣操練,都比不得真正的戰爭。”

他這麼一解釋,劉定遠聽懂了,歎道:“是這麼個理兒,可惜了兄弟你一身才華。”

謝岩不打算多說這個話題,他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封信,一封遞給林運道:“陛下宴請之日,請轉交給陛下。”另外一封遞給劉定遠道:“此信煩請轉給‘波斯王子’卑路斯,前麵他找我,我一直避而不見,你告訴他,他想問的,都在裡麵了。”

林運和劉定遠都點首以示應允。

事情都交待完畢,剩下來就是推杯換盞,四個人的話都不多,似乎各有心事,其實也難怪,三個人將要離開故土十年,另一個卻要去做未知的事兒,這要是都高興,那可就真怪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