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車輪(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774 字 9個月前

“怎麼回事?”謝岩追問道。

“我上次去‘長安’,不是住在‘謫仙館’嘛,有天晚上,芊芊找我,問‘花會可以給青樓和衛崗鄉帶來莫大好處,為什麼就沒有替她們著想一下呢?’,我當時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就答應替她們想想辦法,誰知道我後來壓根就忘了這回事。”

謝岩瞪起眼看著馮寶道:“啊!這你也敢答應?她們可都是賤籍,除了陛下,沒人可以更改的。”

“誰說的?”馮寶梗著脖子道:“大不了花錢贖出來就是。”

“拉倒吧,大唐如她們一般的人成千上萬,你能贖幾個?”謝岩反問道。

“唉——”馮寶如同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歎道:“要不怎麼說,我欠人家的呢?”

“我明白了,你小子一定是心裡過意不去,然後就為她寫了一首詩,把她弄成第一名,覺得算是對得起她了,是嗎?”謝岩說著從浴桶裡站起來道:“你啊,不知道是善良呢?還是傻?青樓女子的話也信。”

“知道不對還不成嗎?”馮寶沒好氣地說:“左右一首詩而已。”

謝岩不想繼續糾纏此事,一邊擦身一邊道:“差不多了,咱們該走了。”

“嗯,你先去,我就來。”

兩個人先後走出沐浴房間,其他人早已經準備好,就等他們出來了。

隨著謝岩一聲“出發”,“衛崗鄉”在“洛陽”城裡的所有人,除去小部分騎馬外,大部分以坐車和步行方式,緩緩向城外走去,由於人數眾多,采取的是每三十人一組,中間間隔一些時間分批出發的方式,成功地避免“擾民”,隻是如此一來,等他們全部出城時,天色已經黑了。

由於人太多,且還有許多沒有夜行經驗的人在內,在沒有燈火照耀的情況下,多少有些危險,於是謝岩讓大隊停了下來,派出王三狗和張猛二人,騎馬先行一步,讓鄉裡官衙留守的人,帶上火把過來接應。

大約一個時辰後,三十多名巡邏隊員,拉著一車火把過來,大隊人馬才得以繼續前進,並最終平安回到官衙裡。熱熱鬨鬨的“衛崗鄉官衙”落成典禮,至此才算是全部結束。

第二天,陽光升起的那一刻開始,所有人全部出動,將原先在“驛站”裡麵的東西陸續往官衙裡麵搬運……也就是從這一刻起,“衛崗鄉”的全部行政事務,正式由羅漢易和楊登二人主持,至於謝岩和馮寶二人,一個在弄沙盤,一個在造馬車,因為都是最後一點收尾的事,他們都想儘快完成。

又過了一天,謝岩終於將進獻給李治的“衛崗鄉全景沙盤”製作完畢。

因為時間緊迫,謝岩僅僅是在官衙裡展示了兩個時辰,可即便是如此短的時間內,前來一睹為快的人,都差點兒把展示房間的大門給擠塌了!凡看過的人,無不驚奇萬分,以至於傳到馮寶耳中的時候,變成了“不知道謝校尉用什麼法子把大地縮小裝到一個盤子裡了。”

馮寶壓根兒就當自己沒聽見,大唐人,在他眼裡,“傻子”居多。

謝岩走後的第二天,盧照鄰和友人一行路過“衛崗鄉”,卻未做停留,僅僅派人和官衙打了一個招呼,便徑直西去了。

又過三天,自“長安”來“洛陽”的大批人馬開始陸續返回,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沒有停留,同樣隻是和官衙說了一聲就離開了。

唯一有些特彆的是“謫仙館”車隊,特意詢問了一下“馮校尉可在官衙之中?”

守門人卻道:“馮校尉不在。”然後就沒了下文。

“唉——”在一聲幽怨且惆悵的歎息聲中,“謫仙館”車隊成為最後官衙門前的隊伍。

新式馬車終於弄成了。

本早就完工的馬車,馮寶親自坐上去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問題,他仔細想了多久,才想明白問題出在車輪上。

原來,馮寶實驗新馬車時,都是在夯土道路上,鐵質車輪滾動形成的噪音並不大,所以他一直沒有發現,直到準備去官衙顯擺那天,馬車上了青磚路麵,馮寶這才發現,不僅噪音很大,更要命的是,車輪碾壓過後的青磚居然碎裂了,不得已,隻能又弄回作坊。

在沒有橡膠的情況下,怎樣弄一個車輪才是好呢?

馮寶當時問過謝岩,但是沒有得到答案;他又詢問了張猛、常遠等許多人,誰也想不出有什麼東西是既軟且還富有彈性。直到有一天,他看老兵們練習射箭的時候,突然想到,製作弓弦用的牛筋,不正是符合又軟又有彈性的嗎?

於是,他讓張猛重新做兩個外圈帶凹槽的輪轂,並在凹槽的槽邊預留了許多小孔;又讓人去購買牛筋,數量不夠就拿豬蹄筋來湊,最後混在一起熬製成糊狀,一點一點的倒進泥範之內,再經過冷卻成型以及手工削去多餘部分,最後打磨光滑後,終於製成了實心“輪胎”。

將“輪胎”卡在輪轂凹槽裡,用細鐵絲從預留小孔穿過以作固定,如此一來,大唐版的車輪,總算是成功了。

石子駕馭安裝了“輪胎”的馬車,在鄉裡鋪著青磚的路麵上連續行駛了三天,以事實證明,新式馬車再也不會對路麵造成損壞了。

結果出來後,馮寶非常高興,他坐進寬敞的、鋪著厚厚軟墊的車廂裡,讓石子駕車送自己前往“洛陽”,他要親自將這輛車交到許先生手裡,以完成自己的諾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