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行動的人是洛克然。
“馬場”的成功,不僅給他帶來了巨額財富,同時也收獲了很高的聲望,洛克然已經決定,安家於此,隻是,安家於“洛陽”還是“衛崗鄉”,他一時間還沒拿定主意,直到發現了謝岩他們的舉動後,他馬上決定效仿。
但是,能夠形成獨立區域的地方不多,加上房子全部售出,如果要想達成所想,那代價可想而知。
洛克然最終是以原價的五倍,一次性買下五座小宅院,也拿到了一個小塊的獨立區域,並且請施工隊進行改造裝修,打算弄好後,接家眷過來。
黃守義向來注意馮寶的舉動,這一次也不例外,隻是他的動作慢了一步,等到他想要購買的時候,價格已經漲到了原價的七倍,接近三萬貫了,即便如此,依然沒能阻止黃守義的決心,他堅信一點,自己拿不準的事,跟定馮寶,準沒錯。
果然,隨著豪門世家也開始加入的時候,獨立區域內的房屋開出了十倍於原價的高價,也就是說,一小塊獨立區域全部買下來,少說也得五萬貫。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再一次得到了驗證。整個商住混合區域內,能夠形成獨立區域的,總共隻有七塊地,從最低價謝岩以六千貫買下開始,到“琅琊王氏”以七萬貫買下結束,總共翻了十倍有餘!等到謝岩聽說想要出手製止的時候,為時已晚,所有交易全部結束了。
謝岩來自後世,深知大戶們之間如此做法,副作用很大,容易給百姓一個誤導,那就是買房致富,所以他趁著百姓還沒有參與到其中時,定了一個規矩,即——凡自官府手裡買到的房屋,如果需要出售,必須也隻能賣給官府,價格最高不超過原價一倍。
按照謝岩的想法,商住混合區域裡的房屋不多,隨便富人們折騰都行,但是百姓住房,絕不可以,必須得到保障。
換而言之就是,謝岩以其多出來的千年見識,提前確定了“百姓保障房”和“商品房”,既不限製富人的需求,也保證百姓的住房,雖然說扼殺了百姓從住房升值之中獲取利益的途徑,但是卻從根本上製止了後世的“炒房”行為。
百姓們意識不到個中危害,不少人開始抱怨,說官府擋了他們的財路。好在,鄉裡現在擁有住房的人中,“武平堡”出來的官吏和老兵占了三成,百姓中,在施工隊乾活的占了四成,在他們沒有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抱怨聲很快平息了下去。
謝岩可沒空去搭理那些抱怨的人,他最近也是焦頭爛額!自“招生告示”張貼出後,設立在官衙“乙字六號”房的“招生室”就成了官衙裡最繁忙的房間。
根據統計,短短十天之內,前來谘詢和有意報名的人,多達一百五十人,其中,百姓和大戶各占一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