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珮兮閣(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378 字 9個月前

回到謝岩身邊,馮寶喝了一口茶水坐下說道:“看樣子,劉愣子快要有好事咯,要是都這麼解決咱們也不用煩了。”

“沒你想的那麼容易。”謝岩替馮寶加滿了熱水,接著道:“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劉愣子母親尚在,她老人家那,未必行得通。”

馮寶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顯然是他忘了,劉愣子已經是軍官了,在講究門戶、身份的現在,青樓出身的如月根本配不上了,哪怕她是當紅姑娘。

“行啦,那些事兒等劉愣子自己想起來再說吧,你就少操那份閒心,一塊兒好好聽書得了。”

本身就事不關己,馮寶自然也沒理由去想太多,開始安心的聽起“說三國!”

毫無疑問,馮寶搗騰出來的“說三國”,正是按照“三國演義”內容編的。那可是經過曆史驗證的真正名著,一經推出,立刻引起轟動,“大寶茶樓”在一夜之間出了名。

謝岩絲毫不懷疑茶樓會取得成功,一個哪怕千年之後還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他和馮寶一邊聽書,一邊偶爾說上兩句,並提出一些建議……

“衛崗鄉”的“上元節”,熱鬨卻有序,哪怕人最多的“澗河”碼頭那裡,在王決事先精心的準備下,也沒有出任何岔子。

這一晚,有錢人揮金如土,老百姓湊個熱鬨,大家各得其樂,顯得極是融洽,可以說,真正的盛世,不過如此。

這一晚,大唐才子盧照鄰,於“長安”寫下了他一生之中最出彩的詩篇——“長安古意”。

此篇大作,由吏部增派赴“衛崗鄉”上任的官員帶來,謝岩聞聽之下,頗為感慨地對自己道:“曆史終歸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謝岩忙於安頓官員和學堂招生,期間又親自去“潼關”帶回兩千軍卒,等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後,時光已近三月。

謝岩將兩千軍卒全部劃歸王決統率,但是考慮到這樣一支武裝力量對於“衛崗鄉”來說既是安全的保障,弄不好也會成為禍亂的根源。

為了避免有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謝岩借鑒了後世的政委製度,專設了一個“軍丞”的特彆職位,由成飛擔任,且明確告訴王決,自己並非不信任他,而是出於長遠考慮才這麼做的。

王決是一名純粹的軍人,所以他沒想過那麼多,直接就同意了,至於成飛,等於是升了官,當然更沒有問題。

“軍丞”自上而下,直到“旅”一級都有,他們的主要職權是,維護軍中穩定和紀律,與統軍將官共同簽署軍令。且,不論哪一級“軍丞”,他們的任免權,都在鄉裡。

從表麵來看,這個職位有些類似“監軍”,但唯有馮寶知道,“軍丞”的設立,一旦形成製度,並且得到推廣,統治者很快就會發現其中的妙用,相比較常用的“監軍”而言,權力沒有那麼大,可因為是共同簽署軍令,事實上又限製了統兵將官恣意妄為的可能,可以這麼說,有“軍丞”存在的軍隊,發生嘩變和叛亂的可能性極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