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果然是人才(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168 字 9個月前

整裝一千五百騎兵,在馮寶帶領下,自“睦州”南門又一次踏上征途。隊伍裡少了王三狗、張猛,卻多了王決、房元昭、許恢他們。

這是馮寶第一次獨自領軍,他多少有些緊張,隻是不能在人前表露出來罷了。

他首先讓王決率二十人前往西門外查看,去了解一下叛軍究竟到了多少人,以及附近的相關情況。

大約快天亮時,王決派人回來報告道:“叛軍先期抵達的大約六千人,而且沿官道正陸續有隊伍不停地加入。”來人還特彆提到:“叛軍在營地外挖了壕溝,以阻礙騎兵。”

馮寶對此倒也不在意,他本來就沒有打算去攻打對方營地。

“繞過對方營地,直接攻打對方後續隊伍,戰鬥時間半個時辰,速戰速退。”這既是馮寶的想法,又是他的命令。

許恢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武平特混營”,他發現,這支軍隊的裝備之精良,已經超過了他以往對軍隊的認知,可以說,這是用金錢打造的豪華之師,如果算上戰馬,每個士兵裝備價值接近千貫,他就想不通了,“衛崗鄉”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所在?竟然能夠以一個不大的地方,裝備出如此軍隊。尤其是時間長了以後,他和馮寶的幾個親兵混熟了後從他們口中得知,“衛崗鄉”富足,生活安樂,連小偷小摸幾乎都沒有,在他們口中,整個大唐就沒有比那更好的地方了,那兒的人,隻要沒事,從來不去近在咫尺的“洛陽城”。

老兵們還告訴許恢,能被馮校尉看中,那是天大的造化,是幾輩子也修不來的福氣。

開始,許恢還覺得老兵們有些誇大其詞,可後來他發現,軍隊裡所有人都對看起來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馮校尉極為尊重,哪怕是官職遠在其上的三位都尉。

“工兵營”裡的黃先生,在許恢眼裡那是學究天人一般的存在,軍中賬薄,糧食和裝備的消耗等,他一個人就能算的非常清楚,而且絲毫不差,可即便是這樣一個人,聽老兵們說,那也是馮校尉看中後帶出來的。

“工兵營”裡,還有奇怪的施工隊,隻要是蓋房修橋鋪路這些,好像沒有他們不會的,而且他們的工具極為的怪異,許恢親眼見過他們為一小村建橋的時候,架起一個高高的木頭框,安裝了一個什麼叫“滑輪”的裝置,然後,一兩個人就能夠吊起幾百斤的重物,而且還不費力;還有那些什麼“皇家學堂”的學生,每到一個村裡,除了告訴村民神明不可靠之外,還用具體的方法告訴村民如何改善生活,減少疾病,比如說,村裡建公共茅房後,既可以讓村裡更乾淨,又可以收集糞便,以用來給農田施肥,增加地力;又比如,告訴村民喝燒開以後的水,不喝生水,可以降低生病的可能。

諸如此類的太多了,許恢都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一點他非常的清楚,民心,就是在這點點滴滴之中,慢慢倒向官軍的。更不用說還有商賈和謝將軍承諾的事了。

許恢已經可以斷定,陳碩真失敗是必然的了,軍隊打不過不要緊,可是民心已失,回天無力了。

自跟在馮寶身邊以來,許恢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來自百姓,為百姓謀福祉才是最應該的事,這不僅是老兵告訴他的,也是他親眼看到的,在“武平特混營”裡,隻要不是戰時,所有人打打罵罵的沒有等級之分,甚至連高高在上的“明威將軍”,也常被下麵人取笑兩句,仿佛所有人都覺得很正常;軍中氣氛隨和,對百姓也是一樣,什麼幫忙搬東西,修個物件之類的事,簡直就是家常便飯,而且從來不拿百姓任何東西,據老兵們說,“明威將軍”對這一點要求特彆嚴格,誰敢觸犯,一律嚴懲,隻不過沒人犯就是了。

如此一支軍隊,怎麼可能不得到百姓支持呢?也正是因為有了百姓的支持,馮校尉才有底氣帶著一千多人出城,否則,沒幾天,恐怕軍中糧食都沒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