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州’被困數十日,未失一寸,其功不小。”李績回道。
李治又問:“英公以為,叛軍為何撤兵?”
“不外‘睦州’有變。”李績淡淡地回道。
“日前,‘杭州’傳來消息,不是說謝愛卿已經收複‘睦州’了嗎?”李治再問。
“叛軍主力仍在,拿下‘睦州’不等於戰事結束,相反,在老臣看來,應該是剛剛開始。”李績依然是中規中矩地回答道。
“英公如何看待此戰?”李治問了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李績考慮一下後,道:“謝縣男用兵與眾不同,老臣很難猜測,從兵力上來說,謝縣男率軍取‘睦州’,滅童文寶部,已經很不容易,戰損幾何也未可知,接下來麵對叛軍主力近六萬大軍,結果難料。”
“以數千人麵對近十萬叛軍,朕是不是過於難為謝愛卿了?”李治似乎有些自責。
李績卻道:“陛下,謝縣男若是應付不了,理當上書求援,可如今,兵部並未接到任何文書,老臣以為,局麵應當不至太壞。”
李治點了點頭,道:“朕也希望如此啊——”
千裡之外的“睦州”,此時正經曆著最痛苦、最漫長的一天!從天亮開始,叛軍架著雲梯從西、北兩個門開始進攻,因為事關自身生死,叛軍顧不上傷亡,在章叔胤親自督陣下,奮不顧身地往城牆上爬。
“睦州”是個小城,城牆不是很高,幸虧崔義玄組織的百姓很是用心,以石灰、滾熱的油,加上密集的弓箭,抵擋住了叛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這是一場奇怪的攻城戰,守城和攻城的,幾乎都是“睦州”人,或許他們之間有些人原先還認識,但為了生存,雙方誰也不敢留力!
一座座雲梯搭上城牆,有的被人以木杆推倒,有的被滾木擂石砸斷,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會帶起一片慘叫。
城牆上的弓箭手主要是“婺州”那些民伕,其實說是“輔兵”應該更加恰當,它們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拉弓射箭,毫不含糊,雖說準頭差了些,但是作用還是很明顯,每每有叛軍登上城頭,都被射殺。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