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衛崗鄉普查(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059 字 9個月前

“皇家學堂”的改變用時不長,等到學堂正式開課之時,也就宣告結束了。

謝岩下一階段的重點目標是——搞一次普查,也就是弄清楚,通過四年的努力,“衛崗鄉”到底有怎樣的家底?特彆是自己弄出來惠及民生的東西,對鄉裡以及周邊地區的促進作用究竟有多大?

謝岩把這項重任交給了黃一清,以及他負責的算學班,並且下達正式文書給鄉裡各官員以及各大作坊、商號等,還通過“衛崗日報”告訴全體鄉民,務必配合,不得阻撓。至此,“衛崗鄉”的全麵普查正式展開……

大唐人並不懂得普查的意義所在,他們總覺得,自家有多少田,一年收入多少,那都是自己的事情,官府憑什麼來過問呢?

所以,在普查剛開始的時候,除了官方衙門,在民間遭遇到了明裡暗裡的各種抵製,甚至能量大一點的家夥,把事情都捅到了朝堂之上,隻不過,皇帝和宰相們也都很想知道,“衛崗鄉”現在究竟是個什麼樣,故而沒人理會,等於是變相支持了謝岩的做法。

對於黃一清遇到的困難,謝岩也沒有給予明確答複,隻是說了一句:“先易後難。”

黃一清想來想去,決定從熟人那裡開始,而熟人之中,最好下手的,當然是他的準妹婿張猛了。

在平定“睦州”叛亂中,張猛立下赫赫軍功,戰後封賞中,得了一個從六品上的“振威校尉”官職,雖然是武散官,可好歹也算是進了大唐的官員體係,是正式官員了。如此一來,黃守義自然也得兌現承諾,同意了女兒和張猛的婚事,在經過一係列複雜程序後,婚期定在了八月,所以,眼下他隻是黃一清的準妹婿而已。

既然是準妹婿,張猛對黃一清的要求自然是儘量滿足,況且“冶鐵作坊”是學堂名下產業,也不是他張猛個人所有的。

花了一天時間,黃一清帶著學生們弄記下了整個“冶鐵作坊”的產量、銷售額、交稅額以及雇請匠人數量等具體情況,如果在後世,這些實際都是公開數據,但是在大唐,那可都是各家的隱秘,外人幾乎很難知曉。

有了第一家,後麵自然好辦一些,像“畢昇印刷作坊”、“製衣作坊”、“香水作坊”等和學堂有關聯的,很快也完成了普查事宜。

真正的難點在於那些私人所有的商號以及作坊,而“衛崗鄉”內,最大的私人東家,毫無疑問就是馮寶。

黃一清覺得自己一個人去說服馮寶難度太大,便請了許爰、常遠以及現在施工隊的二把手韓躍同往,即便如此,在謝岩沒有答應來的情況下,他的心裡還是沒有多少把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