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岩的授課內容,很多思想都是古人不曾涉及到的,因此,整個教室內,除馮寶之外,每個人都聽的是頻頻點首,哪怕對軍事方麵並不太感興趣的賀蘭敏月與羅蘭,也一樣報以“崇拜”的眼光,畢竟她們能夠從彆人的表情當中看出來,謝岩說的有多麼的好!
“午時”,當下課的鈴鐺聲響起時,“皇家衛崗學堂”的所有學生們全部都起立,向各自的授課先生致以敬意!然後排隊走出教室,以班級為單位組成隊列,按照一定順序前往食堂吃飯。
食堂裡同樣有包間,以作為學堂接待客人之用,然而,賀蘭敏之似乎很是喜歡“集體活動”,竟然主動提出要和學生們一樣的待遇,不僅要吃的一樣,同時還要一起坐在大廳之內,謝岩和馮寶當然無所謂,隻不過考慮到賀蘭敏月和羅蘭兩個人,所以找了一處靠近牆壁的餐桌,以離眾人稍微遠些。
學堂裡的熟人太多了,時不時的都有人過來打招呼,石子還特意過來找馮寶問一下和自己有關的事。
趁著馮寶去臨近餐桌和石子說事,謝岩向賀蘭敏之道:“少郎君似乎對用兵一道很有興趣啊。”
“然也!”賀蘭敏之頷首道:“此乃吾之喜好矣。”
“僅此?”謝岩似笑非笑地看著賀蘭敏之,臉上寫滿了“不信”二字。
賀蘭敏之猶豫了片刻,跟著又看了看妹妹賀蘭敏月一眼,而後低聲說道:“陛下將派出一支軍隊押運糧秣至程公大軍中。”不說倒好,如此一說反而令謝岩迷糊了。
謝岩依稀記得,大唐高宗時期征討“西突厥”,前後分成了兩次,程知節此次當小勝而歸,真正的決戰是由蘇定方統領大軍完成的,既然這樣,派出押運的軍隊做什麼?通常隻有援軍才會這麼做,否則一般來說,“兵部”隻需要派人送糧秣到前方州府即可,後麵送至軍前的事宜,都是當地官府操辦的,難道說,皇帝陛下又有了新的主意不成?
事實上,真的是讓謝岩猜對了,由於一些事情的變化較快,導致皇帝李治的心裡想法,也跟著發生了變化。當初,將程知節派去征討“西突厥”,政治意義明顯大於軍事意義,李治對於戰事的勝負,並不是特彆在意,尤其為防止程知節立下大功,他甚至還給了“蔥山道行軍副總管”王文度一道密旨,令其在必要時,阻止戰事推進,本著“無功即有功,小勝即可”的原則行事。
但是,政壇上的變化實在快了些,通過“新商稅”一事的落地,來濟被貶官,加上許敬宗成為實職宰相、李義府執掌“中書省”,朝中長孫無忌一派的勢力,得到極大削弱,李治覺得,原有的既定方法,太保守一些,應該做出改變。也就是說,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與“西突厥”決勝,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將程知節召回,且還需考慮軍心穩定以及人事方麵的安排。
在李治仔細而慎重的考慮下,決定另外派出一支軍隊,以押送糧秣的名義前往軍中,同時派得力親隨隨軍,相機行事。
賀蘭敏之陪同祖母楊氏進宮探望皇後時,無意中聽皇帝說起派軍隊一事後,不由得心思活泛了起來,甚至還當場問皇帝:“若從軍,可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