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濟木弄不明白的事情,其他“突厥人”一樣不知道。位於本方最前端的度坤,目睹了全部過程,心裡慶幸之下又犯了難,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麵前這支人數不多的唐軍,非常不好對付。
望著額濟木的“千人隊”退回來,度坤一句話都沒說,而是瞪著一雙鷹隼般的眼睛緊緊地看著唐軍方向。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後,度坤忽然大聲道:“額濟木,你帶三千騎留下,盯住此地唐軍,其他人向西,去找尋昨天那支消失的唐軍。”
應該說,度坤的選擇極為明智,他已經看出來,主動攻擊眼前的唐軍,難度太大了,損失肯定也不小,倒不如留下部分兵力,誘使唐軍出來野戰,那樣一來誰勝誰負可就不好說了。
可馮寶壓根兒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當聽到許恢派人來稟報“突厥人”動向後,不由暗自送了口氣,實際上,他還真怕“突厥人”不顧傷亡的猛攻。
在這個時代,強弩雖然稱得上是“利器”,可它無法連發,而且沒啥準頭,射擊次數多了後,還需要換弦,在馮寶眼裡充其量隻能算是一種“湊合”用的武器,一旦敵軍不顧傷亡蜂擁而上,基本上用處也就不大了,最後還得依靠士兵個人勇武進行決戰,那根本就不是馮寶想要看到的局麵。好在“突厥人”不願意付出過多代價,能夠主動撤離,那是最好不過的結局。
隻不過,馮寶多少有些擔心裴士峰他們,“突厥人”向西而去,很明顯是針對他們,也就是說,哪怕是和趙長風部彙合,一千五百騎兵麵臨的敵人也一定是在他們數倍之上,特彆是裴士峰軍,突擊“牙帳”時,消耗有多少,那更是未知數,這才是馮寶最為擔心的事情。
百裡之外,裴士峰率軍正在東行,因為要愛惜馬力,所有人牽馬步行,隻有少量負責警戒的,騎馬在周圍遊弋。
回想昨日一戰,裴士峰那叫一個鬱悶,唾手可得的大功,在最後關頭突然沒了,恐怕換做誰都不會高興的。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無數突厥騎兵,如同潮水一般試圖將自己圍住,要不是反應快,一千騎兵此刻還能剩餘多少還不好說,嚴重點,那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在被大隊騎兵追擊數十裡後,裴士峰軍才算是擺脫突厥軍,經過統計後得知,人員傷亡不多,死八個、失蹤一個、負傷者二十三,好在都是輕傷;而武器裝備方麵,總體來說也還說得過去,消耗了兩成多,至少還能打一場硬仗。
向東步行約二十裡,擔負警戒職責的斥堠回來稟報道:“前方發現一隻小隊騎兵,人數不過百。”
“再探。”裴石峰對斥堠說了一句,而後回身對眾軍大聲道:“全體上馬,備戰!”
軍令一經下達,軍卒紛紛上馬,並擺出一副攻擊隊形,以備隨時發起衝鋒。
裴士峰沒有率軍迎上去的打算,因為他知道,在一覽無遺的曠野上,本方斥堠能夠發現彆人,那彆人同樣能夠發現自己,當然,如果有那個什麼“望遠鏡”就不同了。
說起“望遠鏡”,裴士峰那是眼饞的緊,隻可惜馮寶說:“製作‘望遠鏡’的材料目前太稀少了,且製作難度也高,需要等日後再說。”裴士峰清楚那不是敷衍而是實話,隻能抱以遺憾。
沒過多少工夫,斥堠又騎馬跑了回來,人還沒到近前就大叫道:“都尉、都尉,來的是我大唐的軍隊。”
裴士峰聞言有些疑惑,此地怎會有唐軍?不過他相信斥堠不會看錯,但為了慎重起見,他下令全軍緩慢迎上去,隨時保持警惕,以免發生意外措手不及。
直到兩軍會麵,裴士峰才知道,那是趙長風派出的搜索隊,目的是找尋自己,且同時也知道了“野戰工事”可能被突厥大軍包圍的事實。他知道自己擔心也沒有用,唯有先和趙長風彙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