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代國夫人”楊氏即匆匆入宮,身為皇後的母親,自然毫無阻攔地進了“清寧宮”。
摒退左右之後,武皇後即將賀蘭敏月之事大致說了一下,最後問道:“母親對此事如何看?”
楊氏道:“敏月那丫頭總歸要嫁人的,老身無異議。”
“母親以為,哪一位更合適?”武皇後又問道。
楊氏想了一下道:“謝縣子老身沒有見過,聽敏之說,也是很不錯的少年郎;至於馮縣男,為人甚是不錯,老身也不知道哪一位更好。”說完,又看了看武皇後,問道:“娘娘鐘意何人?”
“母親有所不知,陛下心中,謝縣子日後可堪重用,馮縣男不過是其幫手罷了。”
“既如此,那自是謝縣子合適啊。”楊氏馬上接過話道。
誰知武皇後卻遙了遙頭,跟著道:“謝縣子承陛下恩澤,心中當僅有陛下,聯姻與吾無關,唯有將敏月許給馮縣男,方才令其都感恩之情,如此方有莫大好處。”
楊氏能夠聽懂武皇後的話中意思,隻是她不懂為什麼?
武皇後見母親一臉茫然的樣子,隻好解釋道:“皇後之位,覬覦者眾,若無得力外臣相助,難保不起變數。”
楊氏這下聽懂了,武皇後的意思就是,“皇後之位”,能立之,亦可廢之,隻有宮內消除對手,朝中有得力大臣支持,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娘娘,那馮縣男可不喜歡做官啊。”楊氏道出心中憂慮。
“既列朝班,豈容他隨意。”武皇後淡淡地一句話,卻道儘為官者身不由己的境況。
楊氏完全明白了,在她看來,賀蘭敏月的幸福固然重要,可是女兒的“皇後之位”那才是重中之重,沒了“皇後”的名號,連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其他的就更彆想了。
“記得母親有說過,馮縣男曾有給敏月畫過一幅畫像,如今可在府中?”
“在的。”楊氏道:“那馮縣男作畫,非常特彆,卻又畫的十分逼真,堪稱一絕。”
“如此最好。”武皇後頷首言道:“母親明日可帶此畫來宮中,待見到陛下時就說敏月屬意馮縣男,故在‘衛崗鄉’不肯回來,陛下心軟,自會成人之美,如此,事成矣。”
“明日定當辦妥此事。”楊氏那是想都不想地說道。
然而,接下來的事態發展,與武皇後設想的並不一樣。
大唐皇帝李治,在聽了楊氏有關馮寶給賀蘭敏月作畫一事後,幾乎毫無反應,反而說道:“朕已命人登門索要許氏女之生辰八字,並與敏月及謝、馮二位卿家的一同送往‘太史令’李卿家處,究竟誰合適,相信上天必有啟示。”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