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殿前演示(一)(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188 字 9個月前

“長安”很大,坐擁人口近百萬,是大唐第一大城;“長安”又“很小”,但凡發生新鮮的、有趣的,特彆的事情,總能在第一時間傳遍全城。

上至皇帝李治,下到普通百姓,許多人都聽說了發生在“平康坊”大街上的那一幕,至於各種說法與評論,那更是不勝枚舉,數不勝數。

反倒是謝岩,完全不知道所發生的一切,他在自己府中,悶著頭一個人在組裝“蒸餾石漆”的裝置……

雖說和釀酒所用的“蒸餾裝置”有些類似,但是考慮到“汽油”的危險性以及“提煉石漆”的重要意義,謝岩重新設計了一些諸如“冷凝”方麵的裝置,並且有意將之複雜化,以防止過於簡單讓旁人仿製,同時,命老張頭親自帶人,嚴密把守安裝“蒸餾器”的小院,除自己之外,任何人不得入內。

數日後,前往“延州”的老兵們終於趕了回來,看著他們用馬車拉回來的一百多個裝著“石漆”的陶罐,謝岩頗為有些苦笑不得,心說:“用這玩意兒拉,也太浪費了吧。”

甭管是不是浪費,拉回來的幾百斤“石漆”,用來做個小小“實驗”,那還是夠用的。謝岩二話不說,馬上帶著王三狗及另外兩名老兵進入小院,他要親自動手,完成這一重要的“驗證”。

整整五天,謝岩反複驗證了不下百次,終於得到了目前條件下,“提煉石漆”的最優方案,且最終結果和預先估計的相差不大,類似“汽油”的第一遍油,大概占比一成;至於二次“蒸餾”出來的,謝岩也鬨不清是“煤油”還是“柴油”,又或者是混合物,反正看起來不是太清澈,用起來嘛,馬馬虎虎和“煤油”差不多。

接著,謝岩又花了兩天時間,驗證了一下“揮發性”等物理特性,並做好了相關記錄,為後麵的人進行進一步研究,做好了基礎。

“謝卿家在忙何事?”李治在看了多篇奏章後,忽然想起來謝岩在“長安”,便順口問了一句。

王伏勝立刻說道:“稟陛下,奴婢聽說,謝縣子在府內搞什麼‘實驗’,似乎已快完成了。”

李治點了一下頭,又道:“差人去問下。”

“是,奴婢遵旨。”王伏勝應了一句,不過他太清楚皇帝為何有些迫不及待了。

自從知道修路的錢財有了著落後,皇帝修建比“秦馳道”還要好的道路,這個想法便愈發不可收,那可是超越“始皇帝”的大功績,注定當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所以,李治召集宰相們商議了數次,卻不料不僅沒有得到積極響應,反而連最忠實的李義府都不是太讚成,原因就是看不出能夠為朝廷帶來什麼利益。很顯然,大臣們都不願意,僅僅為了滿足皇帝個人的私欲而耗費巨資,畢竟前隋滅亡不遠,誰都害怕。

其實也不能說是大臣們鼠目寸光,畢竟隋煬帝楊廣搞的諸如“開鑿大運河”以溝通南北;遠征“高句麗”以消耗門閥勢力的背後意義,還不是這個時代能夠看出來的,可以說,如果不是太急於求成和急功近利,隋王朝並不會二世而亡。

然而,大臣們看到的是,強大的隋朝,為了滿足皇帝個人的欲望,在一夜之間崩塌了,因此,在沒有實際利益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敢明目張膽地支持皇帝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