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罐汽油並不多,所以燃燒的時間也不長,等到火焰漸漸變小,燃燒即將全部結束時,謝岩再次向皇帝行禮道:“臣發現,汽油太容易揮發,保存不易,因此具有很高的危險性,並不適合於軍用以及民用,隻適合某些特殊用途,需要專門的器具才可以。”
李治事先得到過王伏勝的詳細奏報,所以比大臣們那是知道的太多了,故而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
謝岩接著又從後麵拿來一個陶罐,道:“陛下,此物為‘煤油’,比汽油而言,更安全、使用也更加方便。”簡短說完後,又將陶罐遞給石子。
這一次,石子和王禧同時離開謝岩身旁,走到已經熄滅火光的鐵盆東麵約十餘步的地方,那裡放有數十個小陶碗,都是他們在皇帝沒來之前準備好的。
石子往碗中注入煤油,王禧跟在後麵,一個一個浸潤碗裡擺放的線芯,再點燃小火把,最後用小火把去點著線芯……
說起來很慢,其實做起來很快,沒用多少功夫,所有碗都沒點著,照的周圍一片雪亮。
李治現在台階上,一語不發,直到看見那些被點亮的陶碗,依稀呈現出“萬歲”兩個字樣時,不由得笑了,看得出來,他是很滿意的。
至於大臣們,則從中看出了所謂“煤油”的用處之一,那就是點燈,不管大臣們願意不願意,都必須得承認,“煤油”是個好東西,燃燒的時候煙很小,也沒任何味道,而且費用低廉。
大臣們之所以能有費用低廉的想法,並不是說他們懂得馮寶與謝岩心中的哪些計算,而是簡單的認為,此物和“石炭”一樣,找人挖就可以了。
過了一會兒,謝岩估計大家該看的也都看了,該琢磨什麼的也應該差不多了,便再次開口說道:“啟稟陛下,第三樣‘瀝青’,實在無法在宮裡演示,臣隻能做了一塊樣板,請陛下禦覽。”
“呈上來吧。”
“臣遵旨。”謝岩應了一句,與此同時,石子與王禧又一次去禁兵“看管”的物品中,合力抬出來一塊木板,而木板之上卻鋪著一層黑乎乎的東西。
“陛下,木板之上那一層黑色的東西,即是‘瀝青’,此物為‘石漆’弄出‘汽油、煤油’後剩餘的殘渣,加入碎石子後形成,用此物鋪路,雨水不滲,且灰塵極少,比起‘水泥’還要強出許多。”
謝岩這一番說話,所有人都聽懂了,那就是用“瀝青”鋪路,可以節省“水泥”,而“水泥”的用處就太多了,蓋房子、築城等,都能夠用得上。
“甚好!”李治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肯定了謝岩所說所做,接著邁步沿階而下,徑直來到謝岩近前,低頭看了一眼木板上的“瀝青”,跟著用腳踩了一下,最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李治又走向汽油燃燒過後的鐵盆,看了一眼,不覺皺了皺眉,很顯然,已經被燒得有些變形的鐵盆,著實有些令人心生畏懼,那驚人的燃燒力,遠遠勝過軍中使用的“猛火油”。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