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修“長安”至“玉門關”大道一事,隨著皇帝的決定,算是塵埃落定。哪怕如韓瑗、杜正倫等反對者,他們並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更多的還是不想僅僅為了滿足皇帝私欲,如今在謝岩開出的條件下,實在找不出反對理由,默認就成理所應當的了。
“太極殿”上發生的事,很快流傳到市井坊間,雖說“皇家學堂”的兩名學子表現並不出彩,卻稱得上中規中矩,即便回答問題時不準確,但是所有大臣們都知道,那非學識不夠,而是經驗不足,考慮不周所致。
李治倒是對兩名學子甚是滿意,甚至讓王伏勝去了解一下。
王伏勝可不想費那個力氣派人去調查,乾脆直接跑去問謝岩,順便問問,自己的錢財若是存進“錢號”,有沒有什麼問題。等到他回宮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通過詢問後得知皇帝去了“清寧宮”。
正在和武皇後說話的李治,看到王伏勝走了進來,便笑道:“媚娘,王伏勝想必又偷懶跑去找謝卿家了。”
“王伏勝常年伺候陛下,難得有機會出宮一趟,想來陛下也不會苛責於他吧。”
李治看了武皇後一眼,什麼也沒說,不過其帶笑表情說明了一切。
“奴婢拜見陛下。”王伏勝大禮參拜道。
李治道:“起來吧。”
王伏勝跟著又拜見皇後,等其又一次從地上起身後,李治問道:“都了解清楚了?”
“回陛下話,奴婢都問清楚了。”王伏勝跟著先將石子的情況大致說了一下……
等李治聽說石子無心“科舉”,隻想安心做學問的時候,不由輕歎一聲,似乎頗有惋惜之意。
善於察言觀色的王伏勝,感覺到了皇帝的意思,急忙言道:“謝縣子說了,最好的人才,不能都去做官,有些學問上的事情,需要有人去精研,那也是為朝廷效力的一種方式。”
李治微微頷首,顯然認可了這種說法,繼而又道:“繼續說。”
“那名叫‘王禧’的學子,即是日前在大街上與其他學子辯論之人,此人乃是‘皇家學堂’第一批學生當中成績最好之人,此人將參加下月‘科舉’,不過……”王伏勝抬眼偷偷看了一下皇帝,小心地說道:“不過據聞,他也不想做官。”
“為何?”李治有些好奇,又有些不滿地道:“不為朝廷所用,中了進士有何用啊?”
王伏勝趕緊道:“謝縣子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毫無實際經驗的學子為官,禍國殃民的可能性大過造福一方,考中進士,不過是一種做官資格,能不能做官,能不能做一個好官,需要驗證,最少也得考核才是。”
李治那可不是一個糊塗皇帝,他立刻聽出了謝岩的話裡帶有“進諫”的意思。
武皇後同樣是個聰明人,她馬上想到了一件事,當下說道:“陛下,妾身明白了,那日謝縣子特意帶學子進宮,並讓他們回答陛下問話,乃是有意為之。”
李治瞬間聽懂了,其實皇後是在告訴自己,謝岩當日並不符合常理的舉動,實則是在告訴自己,學問再好的學生,沒有實際經驗那也是不可用的。
李治心裡怎麼想,嘴上是不可能說出來的,他隨即又問道:“王伏勝,那謝卿家可有說過如何驗證?或是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