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禧(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096 字 9個月前

在“長安”,謝岩需要辦的事不多,從劉家離開以後,他繼續宅在府中,除了偶爾和石子他們說說之外,也沒有彆的事情可以做,這日子啊,也就一天一天過去了。

“顯慶二年六月十六日”,大唐皇帝陛下李治於“太極殿”親自主持“科舉考試”,考題為一道“策問題”,曰:“六計主於廉”。

當坐在“禮部尚書”許敬宗的“公事房”裡的謝岩聽說後,甚至都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好在還沒有等他問出來,許敬宗先開了口,隻聽其說道:“中所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者,察也!陛下以此為題,大有深意啊。”

謝岩這下聽明白了,皇帝的“策問題”,其實更多像是“策論題”,即類似後世的“議論題”,其實就是讓學子們論述如何做官。不得不說,唐朝“科舉”的命題,隨意性要遠比後來的王朝大的多,並沒有很固定的形式。然在謝岩看來,在沒有具體劃分學科的時代,靈活多變的考題才更加符合“選拔人才”的要求,總比後來的“八股文”那樣強的太多了。

謝岩是以等候學堂考生的名義進的“禮部”,但實際主要目的是拜訪許敬宗。在皇帝賜婚之後,許家成為謝岩的姻親,不走動一下,那是如何也說不過去的事情。

按道理說,謝岩沒有專程拜訪,是一件多少有些“無禮”的事情,可許敬宗卻是半分不悅都沒有,畢竟是心虛啊,自家侄孫女不僅身有隱疾,且此刻人還在數千裡之外,其父許平奔赴西域,能不能把人在大婚之前帶回來,都還是未知之數,現在嘛,隻能是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生,一切平靜如故,就當謝岩今日的來訪是同僚間的走動最好不過了。

聊了一會兒關於“科舉”話題,許敬宗主動把話題引到了“衛崗鄉”的建設之事上,特彆是關於“大作坊”的方麵,那裡可是有他和李義府合作的一個“馬車作坊”,容不得不上心。

謝岩道:“許公且放心,鄉裡建設一日也不曾停歇,預計到年底的時候,除了‘水泥’和‘冶鐵’兩大作坊外,絕大多數的作坊都可以完工了。”

“甚好,甚好啊!”許敬宗很是高興地讚道:“貴鄉行事曆來快速而穩妥,在本朝堪稱一絕,‘衛崗施工隊’修橋鋪路建屋,不僅速度奇快,且質地上佳,更是名動一時,甚至於行軍作戰之中,亦能發揮巨大作用,不可謂不神奇,相比之下,‘工部’那些人簡直就是屍位素餐!此番修建至‘玉門關’大道,完工之後,老夫必定上書陛下,給予‘施工隊’封賞,並從中舉薦些人去‘工部’任職。”

如果不是來自千年之後,謝岩一定會很感激許敬宗的如此說法,不管怎麼說,“衛崗鄉施工隊”事關一萬多人的生存,怎麼形容其重要性都不為過。此外,堂堂宰相舉薦幾個人去“工部”,那更是易如反掌,如此對於常遠他們來說,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是謝岩知道,有種傷害叫“捧殺”,同時他更加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施工隊”若是獨攬修建道路一事,必將成為眾矢之的,屆時彆說完工了,甚至連能不能正常施工都是個很大的問題。況且,以許敬宗“利益至上”的人品來說,指望他兌現自己所說的話,那還不如不相信的好。

正因為如此,謝岩才說道:“陛下未正式頒布詔令前,誰來主修此路尚未可知,還是等等看吧。”

“警官此言差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