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及池魚(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135 字 9個月前

李治未立即回應,而是輕輕撚了撚胡須,稍後言道:“區區小事也上書彈劾,簡直不知所謂,況且此事人所皆知,朕無需理會。”

“正因是眾人皆知,方才顯得有些蹊蹺。”武皇後進一步解釋道:“謝縣子大婚,馮縣男急於回鄉,雖有些無視朝廷禮儀,卻情有可原,陛下仁慈,斷不會因此小事而計較,然朝臣明知如此,依然上書,很難說其中是否有不為人知之事。”

武皇後一席話,儘管沒有真憑實據,但聽起來甚是合理,李治不禁暗想:“莫非真有不為人知的事嗎?”

李治沒有當場表態,甚至於不再提及此事,然作為多年夫妻的武皇後,卻知道自己的皇帝夫君已經起了疑心,料想會派人去查個清楚明白的,隻要一旦真相大白,那麼馮寶去南方一事,自然也就不是個事了。

要想知道當日馮寶為何匆匆離開“長安”,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隻要派人去詢問尚在城裡的王決等人,一切都會弄清楚。

李治覺得,如果事情真有隱情,那麼讓熟悉的人去辦此事更為合適,思之再三後,決定交給“羽林左衛中郎將”雷火去辦這個差事。

雷火是熟人,和謝岩、馮寶又都是老交情,況且身負皇命,縱然王決不情願,也不得不將事實情況說了出來……

雷火聞之大驚,簡直不知道如何應對,雖然他是個粗人,卻也知道此事談不上誰對誰錯,因此,如實回報皇帝,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當李治聽聞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自己把馮寶喜歡的女人“賜婚”給了謝岩,他當時就覺得有些頭暈,嚇得王伏勝又是傳太醫,又是通報皇後的……動靜不可謂不大!

世上有些事就是那麼湊巧,李治輕微眩暈並無大礙,隻是宮外之人並不知曉真實原因,因此,等到李治病愈上朝那日,宰相之一,身為“侍中”,爵封“潁川縣公”的韓瑗,殿前參劾“衛崗縣男”馮寶,稱其“罔顧朝廷法度,征戰歸來不覆命,乃罪一也;無皇命而擅自南下,此罪二也!當二罪並罰,拿入‘大理寺’問罪。”

李治當時是一個字都沒說,但是鐵青的臉色卻是群臣皆看在眼裡。

韓瑗等長孫無忌一派的官員,無不心喜,以為可以憑借此事搬到馮寶,進而斷去謝岩的有力臂膀,從而通過此事打擊支持“廢王立武”上位的官員,以便重新贏得在朝堂上的主動權。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從來沒認為馮寶有什麼不對,相反,卻覺得韓瑗一夥是故意給自己難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