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變故(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117 字 9個月前

怎樣徹底消滅“寧安寨”賊人,那是以後的事情,至少現在做不到。

對馮寶而言,逼迫賊人一路不停歇地跑回海船上,已是最好結果。

望著揚帆出海,漸漸遠去的賊寇,馮寶不由暗自握了握拳頭,一股濃濃的“不甘之意”彌漫心頭。“斬草不除根”,必有隱患,隻不知何時矣。

返回途中,齊雲生察覺到馮寶有些悶悶不樂,便出言說道:“縣男率數十親衛力戰賊寇,殺敵數百,自身無損,實乃官員楷模……”

馮寶擺了擺手,阻止齊雲生繼續說下去,跟著道:“本官是客,不日離開,貴府據實上奏即可。”

“一定一定!”齊雲生那是滿口答應。

“然,日後賊人自海上來去,難以提防,還望貴府審慎應對才是。”

“縣男所言極是,下官當請刺史上書朝廷,調水師前來圍剿。”

望著齊雲生一本正經的說法,馮寶沒有再多說什麼,若不是洛川說過有關“大唐水師”事宜,隻怕他也會有此想法。

馮寶原先一直不理解,為何“海運”明明最便捷,且成本最低,但是商賈們幾乎無人采用這一方式,直到有一日問及洛川才知曉,“大唐水師”無力護衛整個“海防”,而且由於“海船”偏小,運力不足,加上海上風浪難以抗拒,致使損失太大,商賈根本承受不起,還不如陸上運轉了。

馮寶不用想也知道,唐人沒有意識到“海運”、“海防”以及“海外島嶼”的意義。要知道,千年之後,整個世界的大宗物資都是都過“海運”實現流轉,而“海防”更是“國防”最重要的一環,不可或缺!

馮寶性子疏懶,即便想到,也不會主動去做什麼,況且他一向認為,如此“傷腦筋”的事,讓謝岩去考慮就好了,至於官府那頭,更是有朝中大臣們去安排,自己少管閒事才是正理。

返回“泉州”,不趕時間,且一路安全,自是不需要全速前行,無論軍卒或是馮寶,皆放鬆心情,不徐不疾地走著,直至來到一條小溪旁,終於可以全軍休憩。

卸甲、寬衣,軍卒們分批走進溪水,感受著清涼……

此等好事,馮寶從不落於人後,簡單的清水沐浴後,頓覺神清氣爽,胸中燥熱煩悶一掃而空。

上岸穿衣,馮寶忽然看到狄萱萱站在遠處,背向小溪而立,不由得心念一動,隨即叫過來幾名親兵,低聲吩咐了些事……

很快,用平板馬車底板,豎立搭建起一座簡易的小屋,再用一些頭盔盛滿清水放於其中,待一切安排妥當,馮寶這才走到狄萱萱麵前,道:“天氣悶熱,姑娘何不沐浴?”說著,用手指了一下其右後方。

狄萱萱好奇地轉身望去,旋即明白了馮寶話意,笑而行禮道:“謝過郎君。”

馮寶微一頷首,算作還禮,繼而走向另一側,他得問問拿著“望遠鏡”擔負警戒的方九,可有發現異常?

不出意料,一切平靜。

經曆短暫休整,所有人疲態一掃而空,以更加輕盈的腳步,踏上回城道路。

黃昏時分,隊伍行至“泉州”城下。

非常意外,南門此刻竟然已經關閉,且城上有眾多軍卒守衛。齊雲生目睹此情此景,表情極為疑惑,但無論如何,得先叫開城門再說。

齊雲生職任“泉州司馬參軍”,又是刺史極為信任的官員,是以入城不是難事,隻是等他剛踏入城門,就有一名低級軍官過來言道:“啟稟參軍,刺史有令,請參軍回城後務必邀請‘新安黜置副使’前往府衙。”

齊雲生聞言皺了皺眉頭,雖然說刺史宴請或拜訪馮寶,都屬應有之誼,但依禮而言,並不應該是自己出麵才是,除非……

“城裡可有事情發生?”齊雲生趕緊詢問軍官,在他想來,若非有事,刺史當不會如此不顧及禮儀,所以還是問清楚好。

那名軍官猶豫片刻後,上前低聲道:“蕭鎮將領軍回援,於‘東嶺’遭遇賊人伏擊,陣亡兩百將士,傷五百餘人。”

“什麼?是誰讓大軍回援的?”齊雲生脫口怒吼道:“‘東嶺’那條路,大軍怎能進入?”聲音很大,不僅其身邊之人,連稍遠些的馮寶也聽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