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信使(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919 字 9個月前

等到坐渡船過“澗河”,剛一上岸,有五名佩刀之人迎麵走到範二虎近前,為首之人道:“二位從何而來?”

範二虎道:“某乃馮縣男親兵,奉命回鄉送信。”

“哦,不知可有文書?”為首之人並不認識範二虎,故而又問。

範二虎也不多話,探手入懷,取出一張疊好的紙張,展開後遞了過去。

為首之人仔細看了一下,見文書上蓋有“新安黜置副使之印”,情知範二虎所言非虛,當下一麵遞還文書,一麵道:“謝縣子於府中居喪,不在官衙,二位可去府中拜會。”說完,即招手示意同伴離開。

“多謝。”範二虎客套了一句,卻忽然想起“居喪”二字,剛想張口詢問,卻不曾想高破軍突然問道:“他們是官差?不像啊。”

“那是‘巡邏隊’的人。”範二虎隨口回了一句,再看適才那幾人已然走遠,便也沒了問詢之意,反正他知道,不管發生什麼,自己都會知道的。

“謝府”書房內,謝岩埋首案牘,書寫記憶中後世的一切“科學知識”。這是一項浩大且極為重要的事情,也是來到大唐後,他這些年始終在做的事。

無論數學、物理;還是化學、地理,隻要他還記得的內容,儘可能以拚音形式記錄下來,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怕時間長了,最後忘記了。

過去他太忙了,這件事情始終斷斷續續在做,如今家中“居喪”,公務少了許多,時間充裕許多,剛好可以專心致誌來做,按照他心裡的估算,差不多有個半年時間就夠了。

“咚咚”,書房門響了兩下。

“進來說話。”謝岩頭也不抬的說道。

片刻,吳成推門而入道:“校尉,午膳時辰快到了,是送過來,還是去飯堂?”

“過去吃吧。”謝岩接著道:“還有一些,寫完即去。”

吳成二話不說,退到門口,肅手而立。

沒過多少時候,謝岩停下筆,先吹乾紙張上的筆墨,再將寫好的幾張紙按順序整理好,最後放進書架上一個鐵盒內,並且鎖了起來。

“走,吃飯去。”謝岩說著話,同時向屋外走去。

飯堂裡人不少,老兵及家眷、仆役及婢女等,占據了絕大多數位置,隻不過,中間那最大的主桌,卻是一個人也沒有。

“三狗、老張他們怎沒過來?”謝岩在主桌那裡坐下問道。

“張叔他們去了‘馮府’,找劉叔有事,多半留在那邊用飯了。”吳成回道。

謝岩輕輕點了點頭,又道:“那就不管他們了。”

說話間,謝岩看到羅蘭走了進來,本想招呼她坐下來一起吃飯。

哪知道羅蘭來到近前,先行一禮,後道:“賀蘭妹妹來看望小郎君,或會住些時日。”

羅蘭如此一說,謝岩立刻明白了,她需要安排賀蘭敏月的膳食,是不可能坐下用膳了,畢竟那位當今皇後的親侄女,身份高貴,從不進“飯堂”的。

於是,謝岩頷首言道:“那你去忙吧。”

既然賀蘭敏月來了,謝岩也就不打算如往常一般,午飯後去看看兒子,反正他也知道,孩子太小,每日大半時間,都在睡覺。

飯後適度行走,有助於消食,對身體大有裨益,既然沒去看兒子,那麼謝岩也就隻能選擇在府內走走,然大雪過後,卻沒什麼可看的。

之所以冒著嚴寒緩步而行,除了走走運動外,更多是他需要理理一些事情的頭緒。

首先是“石漆提煉作坊”大管事的人選,此事已迫在眉睫,第一批石漆從“玉門關”啟運,雖然數量不多,主要用於初次提煉使用,可一旦成功,就會源源不斷的運過來,屆時無人負責,那可就成了大麻煩,可誰人合適呢?蕭越倒是提過,隻不過後來又改了主意,放棄了。那麼,該找誰呢?謝岩並無人選,思考之後,覺得還是從“武平堡軍”老兵後人裡挑選一個為好。

其次是朝廷邸報當中的一個消息,大總管蘇定方,班師回朝途中,與“吐蕃”大軍激戰,雖大獲全勝,然戰損近兩成,可謂損失不小。此戰曆史當中究竟發生過沒有?謝岩完全記不得,但是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大唐日後最強大的敵人——吐蕃,開始正式登場了!

最後一件事,卻是日前高遠特意讓人送來的消息——“泉州刺史”以“六百裡加急”向朝廷上報“寧安寨作亂”一事,不僅詳述了整件事情,還特彆提到了馮寶的“功勞”,若僅僅如此倒也罷了,關鍵是隨“泉州府加急奏疏”呈報朝廷的,還有一封馮寶個人的奏疏——《大唐水師重建策書》。

此奏疏在朝中引發多番爭論,皇帝陛下也一直不予置評,任由“政事堂”宰相們商討,態度十分模糊。

謝岩知道,高遠定然是想征詢自己意見,可是,他都不知道馮寶是何意,又如何能有建言呢?

好在謝岩明白,馮寶真要是想搞什麼大動靜,一定會派人知會自己,那麼,到底有沒有人送信,那個人又在哪兒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