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楊氏女(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436 字 9個月前

賀蘭敏月所說之事,其實說白了就是一件家事——黃一清欲娶芊芊為妻,黃守義死活不鬆口,原本這事兒時間拖長了,黃守義多半會讓步,哪知道其妻夫人也攪和進來,時不時去“佩兮閣”找麻煩。估計此次黃一清不想忍了,所以去找官府出麵,畢竟“做媒”一事,官府本身也是有此職責。

隻不過,謝岩不用動腦子也知道,那位“老好人”於鄉長,是絕對不會答應的,而氣頭上的黃一清,多數又得和家裡人大吵一架了。

唐人對待婚姻的理解,和後世相差其實並沒有那麼大,最大的區彆在於,後世官方機構可以出具“結婚證”來證明,而領“結婚證”卻不需要家人參與,所以隻是兩個當事人之間的事情。

但大唐不一樣,沒有經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官府雖然不乾涉,但是也不保護,更不會插手。當然,特殊情況下,“官媒”是可以代表官府“做媒提親”,完成一係列世人認可的程序,隻是這種情形極為罕見。

很顯然,黃一清就是想成為那個“特殊情形”。

彆說謝岩認識黃守義,哪怕不認識,他也不敢做這個主,無論如何,符合大多數認知的事,那才是合理的,不準備好一切,或者不到萬不得已,謝岩也不想去觸碰現有“規則”,那是他一直堅守的底線,不會輕易改變。

然,賀蘭敏月當麵問及,不回答自是不妥。

想上片刻後,謝岩並無太好主意,正有些發愁之際,忽見賀蘭敏月看著自己的麵龐上浮起一絲笑意。當下心念一動,不答反問道:“不知敏月期望怎樣一個結果?”

“自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賀蘭敏月幾乎毫不遲疑地說出心中想法。

謝岩笑而言道:“此事說易行難,唯有等得時間長些,或有變數。”

“確非易事。”賀蘭敏月先是跟著讚同說了一句,忽又問道:“警官可知芊芊姓氏?”

這一問,還真把謝岩給問住了。

芊芊從小被“謫仙館”買下,名字都是老鴇起的,至於姓氏,她沒提過,謝岩當然也沒問過,此時賀蘭敏月突然說起,那想來中間必有因由。

賀蘭敏月見謝岩一臉茫然,情知其毫不知情,便主動說道:“芊芊生於‘弘農’,姓‘楊’。”

“弘農楊氏?”謝岩脫口而出,緊跟著又自我否定道:“不可能!”

“當然不可能!楊氏乃望族,豈會有此事?”賀蘭敏月說著,話鋒一轉,又道:“可,到底怎樣,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

此話一出,哪怕再笨的人,也都知道賀蘭敏月打得什麼主意了。

“敏月,冒名楊氏女,其罪不小,倘若事發,後患無窮。”

“何必冒名,楊氏認下芊芊,又何來後患?”

謝岩非常難以理解賀蘭敏月的說法,儘管從理論上來說,“弘農楊氏”認一位女子為族人算不上大事,可那憑什麼啊?況且芊芊出身青樓,對於一個向來注重名望的大家族,怎麼可能會答應?

“可、可此事……”謝岩真就不知道怎樣說下去才好。

“警官莫非忘記,祖母亦出自‘楊氏’。”

賀蘭敏月這一句話,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所有不明白的地方,謝岩瞬間秒懂了。

“代國夫人”楊氏,乃當今皇後生母,正是出自“弘農楊氏”,以她老人家的身份地位,令楊氏認下一個無關痛癢的女子為族人,當屬輕而易舉,隻要有“楊氏女”這麼一個名頭,黃守義將再也沒有借口阻攔黃一清婚事了。

“老夫人,能答應麼?”謝岩頗有疑慮地問。

“此乃小事,祖母最疼月兒了,定會應允。”

看著賀蘭敏月篤定的表情,謝岩也不好多說,至少試一下,也無大礙。隻是他最不理解地方在於——向來不喜歡多事的賀蘭敏月,為何會主動找事,且還是一件和她毫無關係的事。

謝岩真的很想問一句“為什麼”,但是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心裡知道就可以了,問得太清楚,反而不見得是好事。

在謝岩看來,不管最後是什麼結果,賀蘭敏月的情分,算是欠下了。因為巨大的身份差異,賀蘭敏月與黃一清、芊芊之間,不可能存在“友情”一說,唯一可能那隻有自己對黃一清的重視,換而言之,完全是為了自己,才會想出這麼一個主意。

謝岩不傻,他能夠感覺出賀蘭敏月的情義,尤其是在夫人許爰離世之後,時不時以探望“樂兒”的名義小住。儘管她不是很在意“禮儀之道”,然一個大姑娘家如此作為,想不招惹流言都難,隻是她從來不提,權當沒有。

何為情義?想來不過如此。

情義無價!所指也必定如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