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破軍,吾想知道,若陛下不赦免汝之罪行,當如何?”謝岩重新將馮寶“私信”裝回信封後,出言問道。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草民無話可說。”高破軍說到最後一句話時,情緒有些低落,顯然其即便心中有準備,依舊覺得失落。
“真若是,亦無妨,汝大可離開中土便是。”謝岩看似給出了一個建議。
“不必了。”高破軍搖首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草民決不連累他人,縣子之意,心領了。”
高破軍一番話,不論是真是假,至少謝岩聽來,還是極為讚同,畢竟,能夠勇於“擔當”,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
“既如此,汝在鄉裡暫住,一切待吾稟明陛下。”謝岩說完,轉首看向範二虎道:“高破軍暫住期間,由汝安排食宿,所需花費,可至府衙報賬。”
言罷,謝岩自座位上站起來,對一旁站立的精瘦者說:“老關,煩勞好生招待,吾還有事,先走一步。”
在三人禮送之下,謝岩大踏步走出飯堂,直奔書房而去。
整整一個下午,謝岩坐在書房裡思考著……
馮寶關於“重建大唐水師”的設想,謝岩打心眼兒裡是支持的,他太明白海軍對於一個國家的作用,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強大國家的根本基石。
在後世,謝岩是南京人,曾有參觀過“鄭和下西洋”所用“寶船”之製造廠遺址,了解到古代造船工藝巔峰之作——五千料巨舟,對於其構造,也有些記憶,可是,以大唐現有的工藝水平,能夠造出來多大的“海船”,他心中一點兒底也沒有。
再有,海軍建設,耗資巨大,朝廷財政狀況也不允許,即使馮寶在信中提出,初期投入可由其個人承擔。但是謝岩非常清楚,任何一個君王都不可能允許私人獨立打造一支軍隊,哪怕是不為人重視的“水師”。
當然,馮寶也明白個中道理,所以才會在信裡提出“消除皇帝猜忌之說”。
概而言之,馮寶的設想當中,最難處就在於“帝王之心”,至於錢、人、技術等難題,實際上隻是具體問題罷了,總會有辦法解決。
謝岩依稀記得,後世網上曾有討論,說:“華夏強盛之時,為何沒有考慮過征服海洋?”
觀念雖然很多,其中有一條,多數人頗為認可——即,王朝周邊無對手,犯不著!
如果按照這個結論倒推,唯有樹立一個海外強敵,才有可能觸動大唐君臣,隻是謝岩知道,彆說現在沒有,往後幾百年,依然沒有。
既然沒有辦法找到“敵人”,那麼找尋一個借口,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寧安寨”賊寇屠殺百姓與官軍後遠遁海外,但蹤跡不明,大唐君臣對於這件事情,究竟作何想法,不列朝班的謝岩,難以弄清楚。
“或許,是應該去‘洛陽’走動一番了。”謝岩心裡如是想著。
心中有了計較,那就得去做!
謝岩當即走到書房門口,對吳成道:“去知會羅蘭,備幾車禮物;此外,晚膳在偏廳安排一桌,吾宴請賀蘭姑娘。”
一名男子,單獨設宴款待一名女子,這樣的事情,即便在開放的大唐,也屬非常罕有,更令人意外的是,賀蘭敏月沒有推托,欣然接受。
席間,二人相談甚歡,笑語頻現。
當賀蘭敏月聽聞謝岩明日去“洛陽”時,表示欲一同前往,以便儘快解決“芊芊一事”。
謝岩倒是想要應允,可真正曆史上記載的事件,又容不得冒險,隻能搬出“李淳風所言”,婉言相拒,不過,他表示:“此次,吾將請令兄代邀楊老夫人至鄉裡遊玩,想來老夫人不會推辭吧。”
謝岩這話還真不是隨口一說,自皇帝“白龍魚服”來過“衛崗鄉”,此地已成為大唐權貴常來常往之所在,很多人通過鄉長於辰,試圖在鄉裡購買房屋或者土地,其中就包括了賀蘭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