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爭與財富(一)(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2457 字 11個月前

不知道是哪個多事者,將有甲兵出現在“館驛”門前的消息傳進了“刺史府”。

“刺史”李仁聞言大驚,急急忙忙調集數百軍卒,火急火燎地跑了過來。待弄清楚是大唐軍隊,明顯是個誤會的時候,李仁如釋重負,無論如何,沒有戰事,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有“聖旨”到,這對於遠在“大唐帝國”最南方的“廣州”來說,絕對是一件稀罕事!因為一般官員的任免,“吏部”出具文書即可,最多“任免詔令”隨同文書一起送達,從不曾有過宮中總管宦官親自前來“宣旨”的做法。因此,李仁認為,當出城十裡迎接,以謝“皇恩浩蕩”。

事關“皇權”,哪怕心裡再不願意,馮寶也不能拒絕,當即命人備車,與“廣州刺史府”內主要官員一道,前去“接旨”。

由於大多數人是步行,所以速度想快也不可能。剛好趁此機會,馮寶把劉愣子叫到跟前,以作問詢……

劉愣子那是馮寶的死忠,隻要他知道的,一股腦全都說了出來……總算讓馮寶大體上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約在四個月前,即“新年”剛過,皇帝陛下突然頒布詔令——設立“水師都督府”,以統領大唐全部水師,同時撤去馮寶“新安黜置副使”職,改任“水師都督”;另,任命賀蘭敏之出任“水師副都督”兼領“水師軍丞”,督掌水師非軍務類大權。

劉愣子是一介武夫,當然不會明白“軍丞”職位的正式出現,對於大唐“軍製”的深遠影響,可是馮寶就不同了,直覺告訴他——自己掌“水師”,恐怕背後沒有那麼簡單。

否則,謝岩斷然不會從“皇家學堂”以及“衛崗鄉”裡,抽調大批人手以及物資,跟隨賀蘭敏之南下“廣州”,而這中間的隱情,或者說是內幕,恐怕隻有見到房元昭才會得知。

馮寶就弄不明白了,皇帝和謝岩究竟是想要達到怎樣的目標?要不然,為何會動用那麼多人力、物力?不僅劉愣子、張猛、匡勝這樣的武將加入,連房元昭、杜風以及五名學堂“高級班”學子也參與進來,甚至還包括兩名“錢號”管事,以及諸多來自“冶鐵作坊”的工匠,難道說,這是大力建設“廣州”的節奏?可這明顯不可能啊,不符合“強乾弱枝”的基本國策。

大事上,劉愣子所知有限,但一些具體事宜,他倒是很清楚。比如,“冶鐵作坊”弄出了許多新式器械,此番全部都帶了一些過來,並且在途中進行過操練,而所謂的“夤夜入城演練”,其實就是對部分新式器械操練的檢驗。

馮寶大致聽劉愣子說了一下,即明白實際是後世一些特種兵所用器具,像以弩弓發射的“鐵爪”;多根細鐵絲絞成的“鐵索”,再配以“鐵製環扣”,能夠完成人從高處快速滑降,以及在一定距離內,從空中滑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