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水落石出(三)(修文)(2 / 2)

呂衡點點頭,道:“我要出去辦差,去叫馮公公來伺候主子罷。”

他口中的馮公公,是他最信任的乾兒子——司禮監秉筆太監馮瑛。

見那小內侍領命去了,呂衡對陸辰笑道:“小陸大人,我隨您去將那李氏帶回宮中,給公主送去。”他五十多歲的年紀,笑起來滿臉慈祥,

呂衡在宦官之中權勢最盛,專管禦前事務,按說這等小事派一個隨堂太監去辦即可。

陸辰猜到呂衡是有話要同他說,便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兩人走在宮道上,周圍沒有可以藏身之處,反倒不必擔心隔牆有耳。

“小陸大人年紀輕輕,辦差卻如此得力,皇上常稱讚您是實心用事。可見老話兒說的虎父無犬子,所言不虛啊。”呂衡為人圓融,一番話先將陸辰父子都恭維了一遍。

陸辰拱了拱手,淡然一笑:“呂公公謬讚。得力二字愧不敢當,不過是儘其所能替君父分憂。遠不及呂公公的辛苦。”

“哪裡敢言辛苦。”呂衡擺了擺手:“不過小陸大人有句話說得極對,內閣也好,司禮監也好,咱們都是替皇上分憂。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同舟共濟。”

“正是。”陸辰一麵答應著,一麵揣度著呂衡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呂衡接著道:“如今天下承平,財政稅收便是頭等大事。朝廷用人、修築工程,靠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去年歲末,內閣與司禮監在禦前核算過去一年的開支,算來算去,堪堪收支兩抵。去年年初各項開支預算大約是三千五百萬兩,到最後各部賬單一報上來,耗銀共四千二百餘萬兩,超支竟在七百萬兩以上。”

“我在司禮監也有些年頭,戶部收上來的稅銀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大周兩京一十三省去年一年的稅銀也不過四千三百萬兩,勉強有些盈餘。這還是去年風調雨順,既無天災,各地收成也都不錯,並沒有許多要用銀子的地方。雖說如今國庫還算充盈,但沒有進項,長此以往隻怕難以為繼。”

呂衡說完哂笑一聲:“自然了,戶部有戶部的難處,許是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罷了。”

陸辰聽著呂衡話裡的意思,一是各部衙門開支無度,二是指責戶部稅收欠佳。隻是不知他為何要跑到自己這個刑部尚書麵前哭窮。

他畢竟不是戶部堂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隻好大而化之地說道:“自古當家無非是開源和節流兩途,須得各方通力配合,才能國庫充盈,以備不時之需。”

呂衡點點頭:“當時小陸大人還未入閣,不過這些事情令尊是知道的。”

他看了一眼陸辰,壓低聲音說道:“那時統領內閣的還是高正廉。皇上那日雖未說什麼,點頭叫司禮監批了紅,但後來到底也罷黜了他。現在好了,陸閣老做了首輔,內閣自是風清氣正。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掌管著戶部的雖是舊人,卻也該有些新氣象了。”

次輔林懋則兼任戶部尚書,從前與高正廉往從甚密,所以呂衡稱其為“舊人”。有傳聞林懋則與高正廉一個管著銀子,一個統管內閣,兩人聯手貪墨了不少。

不過林懋則此人善於鑽營、搖擺不定,雖與高正廉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