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村長沈黎明的說辭一致。
莫雲有些意外,當年看那孩子穿著打扮,應當是富貴人家出生,說是去小塢村投奔親戚,如今怎麼像是憑空消失了。
吳郡守又說:“不過那人若真是濟城人,將軍大可放心,我即刻命人調來戶籍撰錄冊,往來人員都有記錄,隻是不知將軍與故人是哪一年分開的?”
“我要十年內所有的撰錄冊。”
“十……十年?”吳郡守吃了一驚,“一年分兩冊,十年便是二十冊,將軍可需要小的派人幫您查錄?”
“不必,我親自查。”
*
莫雲沒有留在郡守府,而是叫吳郡守將二十冊戶籍撰錄冊送去了她在營內的軍帳,整整兩天兩夜不眠不休才終於一一看完。
她抬頭,揉了揉已經僵硬的後頸,麵色卻不著痕跡地沉了下去。
沒有。
裡麵找不到關於“少席玉”這三個字的任何記錄,而戰亂過後那些年,濟城受難,遷往周邊山中村的人數眾多,其中包括小塢村所在記錄就有上百條,其中也不包括這個名字。
他,到底去了哪兒?
莫雲一籌莫展。
她站起身,雙腿微微發麻,習慣性地走動兩下後才掀開帳門,發現又到了清晨。
堯土關地形空曠,周圍沒什麼山脈,入目便是耀眼的朝陽,橘燦的暖光直直射入瞳孔,讓她不由眯起眼許久才適應。
天亮了,又過去一天。
莫雲忽然想起臨走前還奄奄一息躺在她床上的小乞丐,兩日過去,不知道他可還活著。
想至此處,她便又回了小塢村。
馬車路過長亭時,又遇到了第一天那幾名少年,他們三五個人走在一起,正圍著中間一名婦人笑鬨,聲音不大卻也不小,正好能隔著簾子傳進來。
“姑姑今日心情不錯,是不是我的東西賣了好價錢?”
李榮沒說話,但情不自禁揚起的嘴唇已經暴露了她的得意,她伸出五個手指伸到那人跟前。
“五文?”
“五十文,不是你的,是沈秋那幅繡樣。”
“五十文?!”少年們不由驚呼出了聲,“一幅繡樣就能賣五十文?”
“沈秋,你也太厲害了吧!”
沈秋被他們恭維著,眉眼的欣喜中卻透著一絲緊張,他問:“是哪一幅?”
“問這個做什麼,總歸兩幅都是你的。”
可沈秋似乎異常執著,非要弄清楚不可,又認真問了一遍:“姑姑,到底是哪一幅?”
李榮雖然覺得他今日有些怪異,但還是如實回答道:“白蘭。”
“果然,那幅連我都覺得好看。”
“我也覺著。”
少年你一嘴我一嘴地接話,沈秋的臉色卻一下子難看下來,“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連李榮數好錢遞給他他都渾渾噩噩接過,全然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
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先看見了莫雲的馬車,李榮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