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2 / 2)

盛唐挽歌 攜劍遠行 9266 字 9個月前

如果方重勇的調查都屬實,那麼此戰先鋒軍一千人,根本就不需要使用馬匹,反正山路上也跑不起來。也不需要考慮什麼補給線的問題,反正輸了就是有去無回。

高山上有一條小河名為童子壩河,會流經大鬥拔穀的北段。但大鬥拔穀靠近吐蕃的南段,卻沒有可供軍隊飲用的水源,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郭子儀這才明白方重勇口中的“兵貴神速”是什麼意思。

開弓沒有回頭箭啊,攻打峨堡嶺,時間拖久了,連水都沒有喝的,隻有翻過了山嶺才有新水源,要不就得退回大鬥拔穀靠近河西邊軍控製區的北段飲水。

輸了就是死!

“方節帥,此戰看似不難,但首戰風險極大。拿下峨堡後,大部隊便可以騎著馬行進,還可以驅使毛驢、騾子馱著輜重行進。

峨堡以南吐蕃人還設有重兵看管物資,數量隻怕不下兩萬人。不過占領峨堡之後,我軍便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請方節帥帶著第二批人馬前往峨堡嶺,第一批先鋒,讓末將領兵就行了。”

郭子儀叉手行禮請戰說道。

“如此也好。

讓何昌期為你副將,轅門二龍為先鋒,今夜子時出發。某明日午時,會帶著兩千銀槍孝節軍出發。等我們會合之後,再派人傳信,讓劉貢帶著大鬥軍來接應吧。若戰事不順,就不必叫他們了。”

方重勇微微點頭說道。

大鬥拔穀的長度大約五十多裡地,軍隊步行一日即可趕到,如果急行軍,速度還要更快。沿路不用照顧馬匹,省了很多麻煩。先鋒軍一千人,主力兩千人,大約半天的時間差。

而戰力稍差的大鬥軍此番出征規模大約六千人,峨堡嶺之戰方重勇已經不考慮讓他們參加了。大鬥軍的主要任務,是攻打峨堡嶺東南麵的吐蕃軍後勤基地,前期隻管養精蓄銳。

銀槍孝節軍都是邊軍中百裡挑一的好漢,裝備都是大唐官方最高級彆工坊生產的精品,前期的情報工作也做得很到位。

在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要是這次奇襲作戰失敗,方重勇會向基哥上書,說自己練兵失敗,將銀槍孝節解散,以儆效尤!

告彆郭子儀後,方重勇將何昌期找過來訓話。

“此戰雖然是郭子儀帶隊,什麼時候打,什麼時候行軍都由郭子儀決定。但到了峨堡嶺以後,具體怎麼攻城,現場你自己判斷局麵,務必親自帶隊。”

方重勇耳提麵命般的囑咐道。

“嘿嘿,節帥放心好了,末將打仗不含糊的。”

身材魁梧異常的何昌期拍了拍胸口保證道。

“跟弟兄們說一句,此戰贏了我給他們報功;此戰萬一要是輸了,某便要解散銀槍孝節軍,把他們打發回原籍!

讓他們都把招子放亮點,彆給本節帥偷奸耍滑!”

方重勇麵色平靜說道。

“哈?打不贏就撤銷番號?不是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嗎?”

何昌期大驚,這才明白方重勇是動了真格的。這種情況就好像某人相親之前,說自己沒被對方看上就吞糞自儘一樣!

不過方重勇考慮的是:對於軍隊來說,番號就意味著生命。軍隊待遇都是跟著番號走,而不是跟著個人走的。銀槍孝節軍解散,讓他們這些人回原部隊,那還了得?

人活一張臉啊!臉都沒了,豈可為人?

要是這樣的死命令,都不能激發部隊的鬥誌,那這支軍隊也確實沒有存在必要了。

“這一戰若是不能贏,則銀槍孝節軍不配為聖人親軍。未免將來丟人現眼,不如現在就把番號撤銷,我也樂得清靜。”

方重勇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讓何昌期去傳達軍令。

……

時而是沙地,時而是戈壁,時而是雪地,時而又是鬱鬱蔥蔥的山嶺。大鬥拔穀內的山路,就像是在走遍大唐不同地方的山道一般,變幻莫測。

無驚無險的走完了四十多裡地,此刻已經是正午時分。天上掛著一輪奪目的烈陽,而且陽光像是火烤一樣,照在銀槍孝節軍這一千先鋒軍身上,令人頭暈目眩。

這些人全身是汗,又無法脫掉棉衣皮衣,酷暑般的天氣,讓他們苦不堪言。

“郭將軍,不讓兒郎們歇一歇麼?你看這酷熱難當的,將衣服脫了不礙事……”

何昌期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的熱汗說道。

出發時郭子儀的第一道軍令,就是全軍士卒不許脫掉身上的皮衣與棉襖,違令者斬!

其實出發時是子夜,山裡溫度很涼爽,倒也不覺得如何,所以銀槍孝節軍的士卒們也沒把這道軍令當回事。隻是走了大半天以後,還是急行軍,到中午這些丘八們就有些扛不住了。

累倒是其次,畢竟他們這些人都是軍中百裡挑一的健兒,壓根不怕這點強度的步行。

就是頭頂上那一輪烈日有點受不了,太曬了!羊皮帽下麵的頭皮都被汗水打濕了!涼州現在是什麼天氣啊,白天穿單衣的!

酒肆裡的胡姬,白白的肚皮都露在外麵!他們一幫大老爺們兒穿棉襖走山路,像是一群烤羊一般!

何昌期一肚子火,又沒處發。

“何將軍莫要焦躁,我看這天氣,就要變了。”

郭子儀眯著眼睛,看著離頭頂不遠處的一片雲,正在朝自己這邊飛速而來,肉眼都能看到雲在移動。

正在這時,一股涼風襲來,何昌期忍不住一個哆嗦,身上的熱汗瞬間變成了冷汗!

“快快,傳令下去,紮帳篷,把毛毯都用起來,風雪要來了!”

郭子儀急忙下令道。

不過這似乎是多此一舉。因為不用他下令,銀槍孝節軍的士卒就已經慌不擇路般的在紮帳篷了,誰的眼睛都不是瞎的。原以為是江湖傳說,沒想到這樣的極端天氣還真被他們遇到了。

其實吧,靠近吐蕃一邊大鬥拔穀的南端氣候濕潤,而靠近大唐一端的氣候乾燥炎熱,而且靠近峨堡嶺附近的海拔還高。

熱空氣遇到冷凝和高海拔,通道還形成了對流,這種六月飛雪的情況,跟飛機容易在對流層結冰是一個道理。

對於古人來說或許很稀奇,在方重勇前世那個年代,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幾乎是瞬息之間,山穀之中,北風開始呼嚎,銀槍孝節軍的壯漢們,一個個都躲在保溫性極好的羊毛軍帳內,裹著毯子瑟瑟發抖。之前嫌棄身上穿著的皮衣和棉襖太厚太熱。

現在反而嫌棄它們太薄了不頂用!

大概是眾人的祈禱起了作用,不一會寒冷的風已經停下,山穀中開始下起大雪來,氣溫卻是一點都沒上升,反而下降了不少。

“都起來,急行軍!誰不動看老子打死他!”

何昌期領著親兵隊,將一頂又一頂的厚實軍帳踢翻,拿著軍棍毆打起身慢一拍的士卒,長蛇般的隊伍裡頓時一陣雞飛狗跳。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千人的隊伍便將軍帳遺棄在原地,幾乎是以小跑的速度向前行軍。此刻他們距離峨堡嶺,不過幾裡地而已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