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急轉直下(為天黑都想睡zzz加更)(2 / 2)

盛唐挽歌 攜劍遠行 9528 字 9個月前

強權與強權的爭鬥,往往都沒有退路可言。

不像是方重勇與金絲凱亞這種關係,後者脫下衣服在床上侍奉前者,依附於前者,受到前者的保護,彼此間的矛盾就解除了。

大唐在石國不能退,黑衣大食就更沒法退了,不存在一方依附於另外一方的可能性。

方重勇讓阿布穆斯林退兵,簡直是雞同鴨講。

“能示之以不能,強示之以弱,照辦就是了,順便打探一下大食人的虛實。

打仗是鬥智鬥力鬥勇,不是憑著一腔熱血蠻乾。”

方重勇拍了拍車光倩的肩膀,示意他趕緊去辦差。

車光倩離開後,方重勇又對段秀實吩咐道:“派個人去寧遠國,告訴國王竇忠節,準備集合兵馬,與唐軍合擊怛羅斯的大食人,但要聽命行事,不用現在就出發。”

寧遠國以前叫拔汗那,在俱戰提城西北百餘裡,都城渴塞城。

雖然小國寡民,但卻是大唐在蔥嶺以西的小國中唯一的鐵杆。

“拔汗那”的名字來自音譯,有時也被翻譯為“跋賀舵”“捍”“富那”,反正是位於中亞的費爾乾納盆地,具體叫什麼都無所謂。

寧遠國當初一直是跟著唐軍在中亞鞍前馬後,不辭辛苦。特彆是在基哥當政時,與大唐的關係極為密切。

為了在這一片區域樹立模範典型,基哥特意將母親“竇氏”的姓賜予寧遠國王,並將拔汗那改名為寧遠國。

這是在暗示寧遠國,伱是我這個天子的“表親之國”!

方重勇來到碎葉鎮以後,為了麻痹阿布穆斯林,特意不與寧遠國聯係。

事實上,根據路徑依賴的經驗主義。隻要唐軍高層沒有聯絡寧遠國,那就說明唐軍近期不會在蔥嶺以西,發動戰役規模的大戰,否則不可能連鐵杆狗腿子都不通知一聲。

這也是阿布穆斯林敢於對怛羅斯用兵的依據之一。

當然了,那些諸如“方重勇與高仙芝種種不和,前者想把後者坑死”的傳聞,這位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也是通過各種渠道,有所耳聞。

很多因素聯係在一起,讓阿布穆斯林篤定,大唐的這位西域經略大使,一定會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跟大食國之間的爭端。

“去傳令啊,還愣著乾什麼?”

方重勇看到段秀實沒動,麵色不悅的嗬斥道。

“節帥,我們就這樣按兵不動?”

段秀實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方重勇出了兩招,都是外交手段。要是段秀實看不出是眼前這位西域經略大使,根本就不想與黑衣大食對決,那他也不必當這個行軍司馬了,還是在唐軍基層廝混比較好。

“阿布穆斯林如今還有防備,我們若是強勢出擊,他就縮回去了。

高仙芝所部如今還頗有一戰之力,我們若是解圍,他們會認為我們是多管閒事,跑來爭功的。

不如等他們打累了,我們再上台唱戲,一口氣把剩下的戲全部唱完。”

方重勇耐著性子,對手下諸將解釋了一番。他的策略概括為八個字就是“養精蓄銳,後發製人”。

其實高仙芝那邊還好說,麻煩的是阿布穆斯林。

如果阿布穆斯林看到安西遠征軍甚至比高仙芝的部曲還能打,他會不會迅速縮回木鹿城,蟄伏一年,等唐軍走了以後再出來興風作浪?

不得不說,以阿布穆斯林精通軍略的情況看,這種可能性很大。打不過就不打了,回到自己的基本盤等待時機,這是任何頭腦冷靜的主帥都會采用的辦法。

有個詞叫“除惡務儘”,既然方重勇已經決定收拾大食人,那就要一口氣把該辦的事情全部辦完!

要是不示弱,如何能引阿布穆斯林入甕?

“哦,末將明白了!

節帥前前後後反複麻痹阿布穆斯林,讓他以為您是唐軍中的主和派,不想在石國動兵戈。

等到關鍵時刻,我們便可以一鼓作氣解決大食軍主力!

高!還是節帥你最高啊!”

何昌期忍不住對著方重勇豎起大拇指,其他將領都對其投來鄙夷的目光。

尼瑪事後諸葛亮誰不會,方節帥都說明白了,傻子也知道怎麼回事了,有本事節帥沒說的時候你站出來講解啊!

其實,方重勇會這麼做,也未嘗沒有趁機整一整高仙芝,打壓一下對方囂張氣焰的打算。

好歹昨夜也是把金絲凱亞吃乾抹淨玩了個痛快,就算坑死高仙芝有違原則,但讓他吃吃苦頭,讓他知道在西域誰才是大哥,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順手為之。

事實上,方重勇麾下眾將,早就看不慣高仙芝老是把自己當根蔥在那顯擺了(其中也有嫉妒對方戰功的因素)。

“高不高,本節帥不知道。但是等到將來用兵的時候,你可彆在大食人麵前腿軟。”

方重勇對著何昌期嘿嘿冷笑道。

“節帥放心,哪裡軟都不能腿軟啊,到時候看末將大殺四方!”

何昌期拍著胸脯保證說道,嗷嗷叫的很有精神。

方重勇環顧眾將,發現他們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嗯,算是軍心可用吧。

“爾等隨時聽命不得出大營,枕戈待旦不許懈怠,都散了吧。”

……

柘枝城城頭,高仙芝眺望遠方的煙塵,正在逐步向自己這邊靠近,麵色變得很難看。怛羅斯城失守的消息,他暫時還不知道。當然了,就算知道了,也沒什麼補救措施。

堅守柘枝城還有希望,如果帶兵去救援怛羅斯城,那就徹底沒指望了,所有人都會死在半路上。

“副都護,大食人來者不善啊。東曹城一戰,我們未能取勝,大食人的膽子就大起來了。”

席元慶在高仙芝身邊,用無奈的語氣說道,頗有些惋惜。

要是在東曹城再破大食軍營地,隻怕這些大食人根本就不敢出城,何談奔襲百裡圍城?

所謂的東曹城一戰,其實高仙芝和他麾下的安西軍並未到達東曹城,而是大軍還沒到藥殺水岸邊的時候,就遭遇了嚴陣以待的大食軍,數量遠遠多於安西軍輕騎。

連渡河都沒有,自然也談不上抵達東曹城,因為這個城跟俱戰提一樣,都是位於藥殺水南岸。

當初高仙芝帶人從側翼衝了一陣,發現對方重步兵頗為難纏,死戰不退,於是找了個機會,帶兵退走了。沒占到什麼便宜不說,還折損了一些人馬。

現在想起來,頗有些惋惜。此戰損失雖然不大,但卻給了大食軍莫大的勇氣和信心!

今日大食軍果斷來襲,便是那次戰而不勝的後續影響。

“準備守城。”

高仙芝吩咐了一句,麵色又恢複了平靜,絲毫看不出。

沙場之上,橫豎不過一死而已,又有何事令人望而生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