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貴陽城外的軍營中張燈結彩,殺豬宰羊,三萬多駕前軍將士飯菜管飽,肉食管夠。
孫可望甚至還發揚了軍民一家,官兵一體的精神,他這個國主帶著親信將領不辭辛苦,在三萬多駕前軍將士麵前大肆慰問,展現在絕境時極強的求生欲。
當天夜裡,肉足飯飽的駕前軍將士們士氣更加高昂,孫可望下令留大將王德旺統兵五千留守貴陽,錦衣衛指揮同知梁誠率三千騎兵出水西接應張勝的兵馬,馬兆羲、萬年策帶著在貴陽的行政六部整頓府庫、錢糧,做好戰略大轉進的準備。
而孫可望親自押著二五仔馮雙禮,帶著兩萬多駕前軍連夜進發威清衛,準備埋伏一手,在通往貴陽的威清要路上殺殺白文選、劉文秀的威風,展現自己的實力,好獲得談判的資本。
一路上肉食管夠的兩萬多駕前軍將士精神飽滿,迅疾如風,駕前軍是當世最頂級的軍隊和滿洲八旗是一個級彆的。
隻可惜孫國主雖然在雲貴經營有方,駕前軍的將士們糧食管飽,戰馬、盔甲都齊全,甚至連紅衣大炮都造了不少。
但是西南明軍的肉食供應卻一直不足,這就導致了駕前軍的單兵素質還是比不上經常吃肉的滿洲八旗兵,不過雙方的軍隊都是一個級彆的並沒有代差,質量不夠數量來補。
滿洲八旗在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就隻剩下五萬多男丁了,之後衡陽大捷,廈門大捷,李定國、鄭成功的手上都拿了不少人頭,就連孫國主的岔路口之戰也打死了不少真滿洲。
滿八旗的數量難以補充,而孫國主的駕前軍卻擁有足夠的兵源,曆史上劉文秀敗於保寧,孫可望敗於岔路口,李定國敗於肇慶,三路反攻結束後,孫國主手中的二十萬野戰大軍,在保寧被劉文秀折了幾萬,李定國帶著四、五萬本部入了廣西,孫可望那時候手中部隊,數萬駕前軍加上白文選、馬進忠、馮雙禮一共隻有十萬人。
好在清軍的損失遠比大西軍要嚴重根本無力徹底擊敗孫可望,孫國主在穩定了湘西的局勢後帶著主力回到了貴陽,憑借著雲貴抗清基地源源不斷的資源,不過一、兩年的功夫,手中的兵馬就突破了二十萬,嫡係的駕前軍更是有十萬人以上。
麵對孫可望的二十餘萬大軍,滿清不得不在湖廣駐紮大批綠營軍隊,背上了財政虧空的巨大包袱,1654年軍費達到一千四百餘萬兩銀子,1656年洪承疇的防禦部署完畢,當年耗費了兩千一百多萬兩軍費,赤字四百四十多萬兩。
而雲貴在這場持久戰中卻自給有餘,不僅負擔得了二十餘萬大軍的開銷,反而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可以用於戰略進攻。滿清坐擁整個天下在各種因素下卻耗不過在雲貴的孫可望,這種現象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國主,威清衛已到。”一名將領開口道。
“好!”孫可望開口道:“讓將士們辛苦一下,埋伏於威清大路的山穀兩旁。”
“遵命!”將領縱馬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