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孫可望隻得敞開了供應糧食,讓家眷們一個個吃的肚滿腸圓,這人啊吃飽了才有力量趕路,有了糧食的充足供應,和數萬匹馬騾,他們這十餘萬眾一天能走三、四十裡,預計到十月底就可以達到了南寧了。
“唉,事到如今也隻能先如此了,等到了南寧安頓了下來,糧草的事情再行解決吧。”馬兆羲歎了一口氣。
這人其實還好,一個人一年一石糧食,再加點野草、樹皮基本上就可以了,要知道一石糧食是一百五十斤,平均下來每天都有四兩糙米了,要是李自成、張獻忠這幫人當初有著待遇,還至於造反?十幾萬老弱隻需要十幾萬石糧食就足以撐到來年秋收了。
可孫國主的三、四萬精兵就不能這樣了,這些精兵一個人一年至少得吃五石糧食,五石就是七百五十斤,有了這些口糧,再加上瓜果蔬菜,以及偶而改善的肉食,這些士兵的身體才能扛得住高強度的軍事訓練。
這些精兵的口糧是重中之重,就算是駕前軍的士兵訓練有素,無需再進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可精兵就算是歇著口糧也不能削減太多,因為這些精兵得打仗,就算未來一年孫可望沒打算和清軍決戰,這些精兵也得保留體格。
要是一年一、兩石糧食供養著,日子一久駕前軍將士們的身子骨軟了還驅逐個毛線的韃虜,所以三、四萬駕前軍將士們的口糧不能省,這要是餓著精兵了,就算是省下再多的糧食也是閻王糧。
家口一人一石,到明年秋收就得吃十幾萬石糧食了,三、四萬精兵歇著一人一年也得四石糧食,算下來差不多也是十幾萬石糧食,按理說孫可望手中的存糧還是夠的,隻可惜他手上還有數萬匹馬騾呢!
這馬的飯量可是人的好幾倍,其他馬騾還好少吃的沒啥大事,但是孫可望手中的兩萬多匹戰馬可是都是大爺啊,你要是把戰馬的糧豆給省了,戰馬直接在戰場上把駕前軍騎兵的命給省了,沒了騎兵孫國主還是老老實實在廣西造船,轉進東南亞吧。
戰馬一天再怎麼滴也得三,四升糧豆伺候著,還得找人每天弄幾升乾草跟著糧豆一塊吃,隻有這樣這兩萬多匹祖宗才能不掉膘,打仗的時候才能不拉胯,孫國主才有和清軍決戰的資本。
一匹戰馬一年得吃十幾石糧豆,兩萬多匹下去三十萬石糧草都打不住,這還隻是戰馬,孫可望手中還有大量的挽馬,騾子,這些牲畜雖然不需要戰馬那麼高要求的口糧,但是想要它們乾活,也得喂糧食。
馬騾吃草就相當於人類喝粥,馬騾吃糧豆才相當於人類吃乾飯,天天讓馬騾吃草回頭就跟著後世的八旗鐵騎一樣,全都養成了驢子,一乾活就倒斃,沒有了大批馬騾的支撐,孫可望就彆想著勞師遠征了,後勤跟不上他的兵馬就算再能打又能怎麼樣?最後還是得造船轉進東南亞。
除了這些,孫可望還得在廣西組織生產,發放給流民糧食、耕牛,這樣算下來糧食的缺口非常大啊。
“回頭讓張勝、張虎帶著騎兵去廣東打草穀去,尚可喜以前跟著皇太極入關擄掠資源無數,如今他在廣東富得流油又遇上了我孫可望,我這一萬多騎兵可不能白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