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未來的規劃已定,在國主的領導下,南寧各部開始籌劃,萬年策等人迅速把各項事宜給大西國主孫可望辦妥了,隻剩下最後一封借咱大清天兵以複雲貴的書信了。
對此孫可望自然發揮了自己的特長,無論是清廷還是洪承疇都不是好糊弄的人,不過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人,受到了這個時代的限製,根本沒有後世的經驗可以借鑒,對此孫可望的書信直擊了他們的要害。
“李定國、劉文秀等大逆不道,茶毒生靈。可望興師問罪,反為所誘。乞代奏請大清皇帝陛下,發鐵騎一萬,願獻滇、黔、蜀以歸一統,更報不世之仇!”
“自行開誠,願俯大清朝,獻滇、黔、蜀之土,歲納貢賦……”
萬年策等人看著孫可望洋洋灑灑的數千字,一時間連連讚歎。
“國主,你這封書信情真意切,任誰都看不出這是詐降之用的書信!”
“李定國本就與我駕前軍有不世之仇,國主如此告知韃子,他們必定會落入國主的圈套中!”
情真意切這是自然了,這本來就是另一個國主寫的,隻不過孫國主說是借清兵報仇,但人家吳三桂的兵馬算強的了,借清兵借成了咱大清的平西王,孫國主那時候就幾百殘兵敗將,借清兵清兵來了誰借誰?
孫可望冷笑道:“年策、兆羲,此去北京路途萬裡,先派人去桂林通知線國安一聲,這狗漢奸帶著幾千殘兵敗將昔日被李定國嚇了整整三年,他們這些孔有德的殘部原本已經跑入了廣東,硬是被尚可喜以封疆之責逼著死守桂林、梧州兩地,替廣東清軍堵槍眼。”
“如今我駕前軍兵入廣西,線國安這個廣西提督成天在桂林擔驚受怕的,拚了命的加固城防,也是難為他了,先讓人知會他一聲,讓他做好準備迎接孤的使團。”
萬年策等人聞言忍俊不禁,桂林大捷後孔有德的主力覆滅,定南藩帳下提督線國安,左翼總兵馬雄,右翼總兵全節,率部潰逃廣東,在李定國的威名下孔有德的兩萬本部以及收攏的綠營兵馬一哄而散,全節逃到廣東的時候,麾下兵馬自行嘩散隻剩下不到百人,線國安和馬雄也隻剩下了幾千殘兵敗將。
後麵李定國率部進入湖南迎擊八旗主力,尚可喜讓線國安這些殘兵敗將反攻廣西,占據了桂林、梧州兩地,之後一直逼著線國安幾人待在廣西堅守桂林、梧州監視李定國大軍的動向,李定國在廣西的幾年時間裡這些孔有德的殘部們每日如履薄冰,擔驚受怕,不僅不敢出兵深入廣西內部,反而成天的祈禱著李定國這頭老虎彆注意到自己。
也就是晉王的注意力全在廣東,要是李定國的主力進攻桂林、梧州,孔有德的殘部早就覆滅了,要知道李定國進攻廣東時有八旗援兵為尚可喜解圍,李定國欺負線國安這些人,尚可喜敢帶著主力到廣西來和李定國決戰就出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