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海將軍。”孫可望又出聲道。
“末將在。”
一位頭發已經有些花白的老將起身向孫可望行禮。
淩海將軍陳奇策,本是南海縣的一個小吏,後投筆從戎,成為水師統帥,以上下川島為基地與王興互為犄角。
李定國進軍廣東時,陳奇策負責水路支援,斬殺清軍總兵蓋一鵬,又殲滅了總兵郭虎、遊擊劉良卿的部隊。
李定國敗走後,陳奇策繼續和王興一起堅持抵抗,在支援王興的戰鬥中,使用西洋大炮轟擊清軍,打死清軍數百人,迫使尚可喜不得不退兵
曆史上陳奇策被俘虜後,尚可喜和耿繼茂對他威逼利誘,軟禁了整整一年,但他終究沒有投降。
最終尚可喜、耿繼茂決定殺害陳奇策,這位大明的淩海將軍衣冠危坐,臨命欣然,方巾白袍,雍容步履,索胡床踞坐,笑而受刃。
死後廣東沿海的百姓多有私下祭奠者,而他的殘部林鐵腰、牛頭槓、王自新等堅持抗清,直到康熙十八年才被滿清徹底消滅,此時距陳奇策殉國已經過去十九年了。
孫可望看著頭發已經開始發白的淩海將軍微笑道。
“老將軍水戰嫻熟,昔日新會一戰,你統率義軍水師團滅韃子的廣東水師,擊斃總兵蓋一鵬封鎖了新會守軍的糧道,若非韃子喪儘天良以百姓為食,在老將軍的配合下,孤的那位兄弟恐怕已經打下整個廣東了吧。”
陳奇策連忙道:“國主言重了,我陳奇策隻是做一些分內之事而已。”
其實孫可望的確有些言重了,後世人都在歎息晉王新會之戰的慘敗,斥責鄭成功在福建按兵不動不來廣東支援,致使南明複興的大計功敗垂成。
然而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新會隻是一座縣城而已,雖然位置重要是廣州的門戶,但晉王就算打下了新會又能如何?
尚可喜和耿繼茂的主力根本未損,杜永和守廣州都能守八個月,兵力充足的他們又豈會不如杜永和?
晉王的數萬本部以及廣東各處義軍號稱二十萬,打一個由少量精兵支撐的新會,打了整整大半年,打得李定國在高州拆房扒屋,明軍的後勤瀕臨崩潰。
就算鄭成功來了,以鄭軍此時沒能打下任何一個府城的攻城能力就算打下了新會,雙方合力就能在短時內打下尚可喜、耿繼茂堅守的廣州嗎?
這場注定曠世持久的廣州攻城戰,李定國有資本再繼續嗎?鄭成功的主力能夠長時間的遠離老巢金廈,陪著李定國頓兵於廣州這座堅城之下嗎?
說到底是李定國實力不夠,或者說路線錯了,以廣西那時候的經濟基礎,如果能夠按照孫可望的路線來,憑借著廣西比雲貴好的多的條件。
李定國甚至不需要開墾荒地,統戰土司,光靠現成的七八萬頃耕地就足以養活十幾萬野戰大軍,並且積累大批戰略資源用於持久戰。
有此兵馬、有此糧餉又何愁打不下廣東?就算鄭成功不願意配合,自身強大了的晉王又何必眼巴巴的望著東南海麵?
李定國用廣西打尚可喜、耿繼茂的難度,遠遠低於孫可望用雲貴與滿清分庭抗禮的難度,隻可惜在雲南經曆了所有的晉王到了廣西後變得莫名其妙,經營了數年時間卻毫無建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