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後,李定國緩緩道:“蜀王在貴州行事的確有些乖張了,他在貴州招攬孫可望的舊部,假以時日必定尾大不掉,不知你等有何良策?”
金維新等人聞言大喜,這些李定國的智囊們腦子大開,苦苦的思索起了對付劉文秀的計策。
“晉王,現在首要之急,是要阻止朝廷遷入貴陽!劉文秀本就坐擁貴州、四川、湖廣的十幾萬大軍,要是朝廷再遷入貴陽為他所掌握,晉王失了大義,想要對付劉文秀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我自然知曉。”李定國微微點頭,他之所以能夠鬥倒在西營中實力遠強於他的孫可望,除了兩蹶名王積累起來的赫赫戰功外,朝廷的大義也是必不可少的。
金維策繼續道:“晉王,我有上中下三策,可助朝廷免於落入劉文秀之手。”
“哦?竟有三策?”李定國雙眼一亮,連忙道:“說來聽聽!”
金維新真不愧是晉王的左膀右臂,晉藩帳下的頭號文臣,昔日為李定國謀劃接駕安龍,轉入雲南可謂是神來之筆,如今須臾之間又能想出三策來對付劉文秀。
有如此智囊在李定國看來何愁韃虜不滅啊?隻是不知道內鬥有如此智慧的金維新在廣西,輔佐李定國為什麼對付不了尚可喜?
“晉王,上策就是我本部大軍晝夜急行,火速回返昆明,製止朝廷遷入貴陽的決定!”
李定國聞言臉色勃然一變,立刻道:“不可!孤不是孫可望,絕不能用武力挾製朝廷!”
“朝廷移駐的詔書已經昭告,孤要是帶著大軍要挾朝廷改變旨意,你讓天下人怎麼看我!”
“你平日裡教我忠義之道,怎麼如今卻要置孤於不忠之地!”
此言一出,晉藩帳下的文臣肅然起敬,而高文貴等武將卻眉頭微皺。
“晉王擊敗孫可望後,仍然恪守臣節,真不愧是吾等楷模,是屬下失言了。”金維新等人佩服道。
金維新等人之所以竭儘全力幫李定國鬥倒孫可望,一方麵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晉王不出頭自己這些晉王的部下怎麼出頭?
另一方麵,金維新這些咱大明朝的典型文人天生就對正統的永曆皇帝有好感,而對孫可望這種亂臣賊子嗤之以鼻。
李定國冷冷道:“孤要是以武力挾製了朝廷,那又與孫可望何異?說說你的中策吧。”
金維新恭維道:“晉王忠義無雙,真乃當世之關雲長、大明之嶽武穆,是屬下失言。”
“我的中策,便是晉王屯兵永昌,上疏朝廷,請求辭去一切職務。”
“陛下這兩年來旦夕禍福全仰仗著晉王,若無我晉藩文武,陛下和朝廷早已為孫可望所害。”
“如今,雲南局勢不穩,韃虜蠢蠢欲動,晉王上疏請求辭去一切職務,陛下和朝廷必然惶恐,又有屬下和馬吉祥的運作,朝廷必罷幸黔之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