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先把生死之仇報了再說!(1 / 2)

“兆羲、年策、尚禮、張虎。”孫可望沉聲道:“廣西不像我們建設過的雲南,雖有千萬畝耕地在手,但畝產較低。”

“若依雲南的官四民六製,明年秋收之時的歲入雖足以編練十萬新軍,但遠征湖廣,接濟舊部,卻是入不敷支,你們都說說我們該怎麼辦?”

“國主。”張虎開口道:“不如仿貴州舊事,官七民三,如此一來明年秋收收獲上來的糧食,絕對夠用了。”

“官七民三?”孫可望麵帶思索。

他這個國主在得到貴州後,由於反攻所需要的資源太多,所以在貴州的施政不同於雲南。

一方麵鑒於貴州士紳的實力太弱,沒有統戰價值,他這個國主直接一角踢開了貴州的地主士紳們。

整個貴州其實就是他孫可望的一個巨大軍屯,除了分給駕前軍士兵的耕地外,其他民田都是官七民三製,收了老百姓整整七成糧!

然而由於西營吏治清明,孫可望又免了徭役和人頭稅以及所有的苛捐雜稅,還在貴州大興水利,對抗天災,結果就三成糧食的收入,貴州的老百姓都安居樂業!

其實咱大明的老百姓隻有糠裡加點米,吃得上豬食,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想起咱衍聖公,收地租都收到了八成半,這也就罷了,魯西南的士紳們連初夜權都貼心給老百姓安排上了,然而就算是這樣大明的老百姓還是沒有造反。

八成半的地租,加上地主豪強、貪官汙吏的強取豪奪,老百姓在樹皮、觀音土裡麵加點米,最終硬是忍了下來。

最後天災一來,實在是沒辦法了,連樹皮都沒得吃了不反還能咋滴?

咱大明亡於天災就是個笑話,天災隻是一個火星子,要不是整個天下已經是一個火藥桶了,火星子一來它能爆嗎?

在貴州雖然老百姓隻有三成的收入,但沒有徭役,沒有人頭稅,沒有地主豪紳強取豪奪,沒有貪官汙吏的肆意欺壓,就三成!都活到好好的!

“官七民三雖然足以供給軍需,但我們初來廣西立足未穩,廣西又沒有向雲南一樣得到孤的大治。”

孫可望歎氣道:“鑒於畝產較低,老百姓耕種所得不多,還是無主之地官六民四,有主之地官五,士紳一,耕種者四吧。至於軍田我這個國主收將士們四成,告訴兄弟們先忍一忍,等過兩年我這個國主一定給他們減免賦稅。”

雖然官六民四,老百姓的負擔還是太重了,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畢竟,沒有駕前軍在廣西的大力擴充,最後吃虧吃得最多的還是廣西的老百姓們。

“國主真是愛民如子,隻是如此收稅,隻怕是軍需仍舊不夠啊?”戶部尚書馬兆羲開口道。

孫可望聞言開口道:“未來一年,我廣西不會和滿清有太大的戰事,除了從廣東打糧,派船去南洋各國外購糧外。”

“再找廣西境內的土司打打秋風,孤這個國主治得了雲貴土司,也同樣治得了他們這些廣西土司,孤在廣西連地都沒要他們的,要些糧餉不過分吧?”

不過分真的不過分!

孫國主借著沙定洲之亂不知道搞了多少雲南土司,在貴州把水西的安氏更是治得就差喊親爹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