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要是能抓住機會,從廣東多弄些工匠來,一年造大炮百位,其實還是保守的估計了。
要知道,他現在的條件,可必尚可喜初入廣東之時要好得多。
隻是光有火器還是不行,在這個時代,火器又不能包打一切。
“兆羲,年策,孤不擔心新軍的火器問題,我們從貴州原本就帶來了不少大炮和火槍,孤現在擔心的是將士們的弓箭和盔甲問題!”孫可望緩緩出言。
這個時代,是冷熱兵器結合的時代,缺了什麼都不行。
火槍雖然威力巨大,一崩一個大窟窿,比弓箭的威力強大很多。
可問題是,要是下雨了,又該怎麼辦?
一旦下雨,火槍直接就變成了燒火棍。
而是還不止如此,弓箭雖然威力沒有火槍強大。
可是由於原始火槍的初速不快,其穿甲效果有時候反而不如真正的硬弓。
雖然轟擊鐵甲的效果極佳,可麵對現在普遍裝備的棉甲卻效果不好。
其穿甲效果,不如現在的硬弓。
而弓箭的射速,也要比火槍強大得多。
一位精兵,手持弓箭,短時間內可以連發數箭,十數箭,甚至是數十箭!
與之相比,火繩槍的射速就大大不如了。
當然了比較的對象是真正的硬弓,而不是拉胯的軟弓。
其實在現在這個時代,火槍對弓箭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
硬弓雖然有著諸多的優點,但是想要拉開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想要培養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其時間需要按年來算。
而消耗的糧食和箭矢的成本非常恐怖。
而火槍兵……
三個月出爐沒有任何問題。
畢竟,弓箭兵需要長時間的練臂力,而火槍兵隻要會開槍就行。
隻要訓練有度,三個月的時間,火槍兵的戰力就已經形成了。
“弓箭和盔甲……”馬兆羲和萬年策聞言頭都大了。
清軍普遍裝備棉甲,火槍的威力會大打折扣。
而想要破開棉甲,硬弓是上上之選。
可是一把上好的硬弓,製造周期需要半年。
對工匠的手藝要求也很高。
想要大規模的製造硬弓,在兩廣實在是難以找到這麼多製弓匠人啊!
“國主,弓箭之事,實在是難以為繼,我等隻能儘力,而盔甲若是在一年之內想要製作數萬頂,我們隻能製造棉甲而已。”
孫可望聞言歎氣道:“弓箭之事,孤也知道你們難,我們能製作多少,訓練多少,儘力就好吧。”
“而劄甲一定要務必製造萬副以上,棉甲雖然便宜,可韃子的弓箭手繁多,若全是棉甲,對我軍不利啊!”
“萬副劄甲。”萬年策聞言臉色一變,隨後咬牙道:“國主請放心,我等一定辦到!”
“好!兩廣之中,你們的命令就是孤的命令!總而言之,一年時間,孤的十萬新軍一定要裝備的八九不離十!”,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