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咱大清的水師和江防(2 / 2)

說句不好聽的,這純粹就是在送。

通過貿易不能購買大批戰馬,而鄭成功的根據地,又長期局限於金廈兩島。

這芝麻大的地盤,連個合適的馬場都搞不起來。

像孫國主那樣,在雲南和貴州,大規模的培養滇馬和水西馬也是無稽之談。

所以鄭軍的騎兵短板完全無法彌補。

在野戰中缺乏騎兵這種兵種,就像是在現代戰爭中缺少裝甲部隊一樣。

除非在特殊的地區,利用地形,否則鄭軍必然會吃大虧。

這也是鄭軍的野戰能力整體低下的原因之一。

“太後聖明,騎兵乃大軍利器,鄭軍人數雖多,可若是有足夠的滿蒙鐵騎駐守,江寧必能無憂!”

“足夠的滿蒙鐵騎?”孝莊歎了一口氣。

“若是有足夠的滿蒙八旗,我大清何至於如此啊!”

“你們都說說,若是鄭成功真的帶著他的主力,攻打江寧了,我大清該怎麼辦?”

“回太後,奴才們已經議出了幾條計策。”鼇拜再次開口。

“哦?你說說吧。”

“太後,鄭軍兵馬眾多,又有張煌言等舟山之賊相助,而江南又是天下財富的根本之地,所以我大清絕對不能馬虎,一定要用儘一切辦法,保住江寧,保住江南!”

鼇拜正色道:“奴才們建議,我大清首先就是要整頓江防。”

“從金廈過舟山而入長江,需要經過崇明、江陰、鎮江、瓜州等沿海重鎮,方能抵達江寧。”

“若是這些地方的江防,能夠暫時抵擋住海寇,那麼江寧暫時可無憂。”

“隻要江寧不失,在江南我大清的大勢就可在手,江南地區的首鼠兩端之輩,心懷鬼胎之徒,必定不敢輕易從賊!”

嗯——!”孝莊微微點頭。

自從剃發令下達後,江南地區的老百姓和士紳被圖了一遍。

從那時起到現在的十幾年時間,雖然時不時的有百姓和士紳揭竿而起。

可揚州、嘉定、江陰這些地方的屠城可不是白屠的。

士紳和百姓雖然不願意剃發,可在屠刀之下,不怕死的基本上都圖完了。

剩下的,要是鄭軍打下南京,那自然是沒得說。

要是鄭軍在長江口就被擋住了。

需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清理江防,遲遲打不下南京。

為了防止清廷重新得勢,百姓和士紳就隻能忍著了。

曆史上,鄭軍兵圍南京之時,整個江南蠢蠢欲動。

張煌言帶著幾千兵馬溯江而上,不費吹灰之力。

南京上遊的太平、寧國、徽州等四府二十四縣就傳檄而定。

隻可惜鄭成功兵敗之後,直接把張煌言給賣了。

而這些為明軍開城的士紳和百姓,事後是什麼下場,自然不言而喻。

由於在清軍屠刀下的慘痛教訓,被多次教育的江南士紳和百姓,

後麵在咱大清的統治下,就基本上就沒什麼大規模的反抗了。

因為那些不精,不奸的人,早就已經被殺光了。

“鼇拜,你說得再理,從崇明到南京足有數百裡之遙,要是整頓好江防,鄭軍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下去,等他們打到了南京,不僅曠日持久,而且早就已經成疲憊之師了。”

孝莊沉吟道:“隻是,我大清一向不擅長水戰,江南等地的江防又一向不好,隻怕短時間難以整頓多少啊!”

此言一出,鼇拜等人微微尷尬。

咱大清的水師和江防,那可是舉世皆知!

想當初,張名振和張煌言,帶著魯監國政權的殘部。

從金廈北上,途徑舟山,直入長江。

前後曆時將近一年,明軍的兵馬金鼓齊鳴,禮炮喧天,在長江內如入無人之境!

張名振和張煌言的水師不僅在長江內,短暫的截斷了清廷漕運,焚毀繳獲了大批糧船、鹽船。

而且還一度抵達南京城下,發炮轟擊。

咱大清好歹現在也是一個泱泱大國。

結果被人家三入長江,鬨了這麼一出。

張名振和張煌言部的水師,甚至直接就在崇明島住了下來,一邊耕種,一邊在咱大清的眼皮子底下,深入咱大清的命根子。

被一股殘兵敗將,騎在脖子上拉屎,咱大清自然是怒發衝冠的。

所以這些年,清廷在江陰、崇明、鎮江、瓜州等地遍設炮台。

試圖用大炮封鎖長江水麵。

又使了力氣訓練了江南水師。

隻是去年,清廷專門派人去視察了一下自己著力強化過的江防和水師。

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沿江的各處大炮,破舊不堪,裡麵的大炮寥寥。

甚至有些炮台連一門炮都沒有!

那些有大炮的炮台,駐防的兵馬稀少。

令人試炮之,轟然而裂!

又查水師,戰船無幾,水兵皆有菜色。

讓這些水兵操練,暈船的大有人在。

就這水師和江防,鼇拜等人就是再有自信,也不至於覺得能擋住鄭成功的十幾萬兵馬!

其實水師和江防這副鬼樣子,咱大清自己也有責任。

由於多了洪承疇的十萬精銳綠營。

咱大清的財政吃緊,所有撥給江南地區水師和江防的經費就沒有多少。

既然經費不夠,咱大清的官老爺們又需要分一分。

所以江防和水師就隻能搞一個牌麵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