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後勤無敵的駕前軍(2 / 2)

所以給予了讓利的營莊,差不多是,是以十比一的價格,收購肉食。

總的來說,孫國主的五百萬錢糧下去。

應該能夠獲取五十萬石左右的肉食。

按照整個兩廣十幾萬大軍,和各級官吏,行政人員總計二十萬人來算。

平均每人能夠獲得兩石半的肉食。

一石是一百五十斤,也就是說,駕前軍每人每年應該能夠得到大概三百七十五斤的肉食。

當然,除了士兵和吏員外,羅定那邊礦產裡麵的礦工,和南寧周邊工坊裡麵的工匠。

為了增快武器的打造速度,肉政產出的肉食,也是需要供應他們的。

畢竟,各大工坊裡麵的工匠,其重要性並不低,而為了加強礦石出產,礦工們也是需要吃好一點,用於發光發熱的。

除了這些,孫國主規劃的第二期新兵,也即將在秋收之後進行招募。

雖然第一期的十萬新兵,是重中之重,可第二期新兵,也得分流一部分肉食。

所以駕前軍的老兵,基本上每天能夠得到一斤肉食。

而新招募的十萬新兵,一天就隻能得到半斤肉食了。

當然了每天雖然有半斤肉食的供應,可孫國主這個喪良心的,為了讓士兵們練好體格,練好戰陣,在戰場上少流血。

新兵基本上每天都在進行操練。

昔日在雲南,缺乏肉食的士兵,孫國主隻敢讓他們三六九進行大操。

不敢天天進行軍事訓練,怕傷了新兵們的身體。

現在有了肉食供養,孫國主自然就不怕了。

既然吃了孫國主的肉了,那當然是往死裡練了。

所以訓練量極大的新兵,食量也極大。

不僅是糧草吃的迅猛,每天的半斤肉食也是兩頓甚至一頓就造完了。

孫國主要求的頓頓有肉,以現在的肉政水平,還是達不到。

不過,就現在的駕前軍後勤水平。

無敵二字,就差寫在臉上了!

每天半斤肉的供應,明軍要是能吃上,皇太極估摸著早特麼上吊了!

當然了,孫國主優待雲貴老人的行為,其實和李定國的秦晉兵之分,頗為類似。

隻不過在方式上還是有極大的不同的。

孫國主是糧草隨便新兵怎麼吃,反正就十萬人,十萬張嘴。

再吃,能吃完一兩年的功夫能吃完幾千萬嗎?

新兵和老兵的區彆在於肉食和軍餉。

可孫國主給新兵的軍餉和肉食基本上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天花板了,新兵們還能咋滴?還能有多少意見?

駕前軍現在的軍餉,步兵是一人一個月一兩銀子,五鬥米。

騎兵是每人每個月,一兩五錢銀子,七鬥五升米。

雲貴老人則是步兵享受騎兵的待遇,騎兵享受軍官的待遇。

單是普通步兵的軍餉,一年十二兩銀子雖然看似不多,可由於廣西的物價好。

普通士兵的軍餉購買力,遠遠超過了清廷的綠營兵,而且還是足額發放的綠營兵。

就連八旗兵的軍餉,在北京的購買力都不一定能夠勝過駕前軍新兵呢。

至於每個月五鬥,一年六石的恩米,那更是清軍可望不可即的!

士兵們在軍營包吃包住,不用額外自己就食。

每年足額的六石,九百斤米,足夠養活食量不大的妻兒了。

除了這些,衣物、出征、年底,孫國主設有專門的津貼。

新兵家裡,每人還額外分了比較好的三十畝地,就算妻兒沒有勞動能力。

把三十畝地交於營莊,按照軍田四成的比例。

三十畝地的產出,士兵每年都能夠獲取兩成土地產出。

不用勞動,每年就能獲取十幾石糧食,用以養家。

這夥食水平,這軍餉水平,這收入水平。

駕前軍新兵,妥妥的人人小康,人人小地主,他們還能有什麼意見?

至於雲貴老人就更彆提了,軍餉和夥食姑且不談。

五十畝的地,家口不勞動,交於營莊管理。

一年提兩成,那都是二十石糧食啊,一家老小吃飽穿暖,幸福美滿,絕不成問題!

除了這些,和其他的津貼外。

孫國主帶著綠營、士紳,分珠三角那十幾萬頃好地時。

自然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搞了幾萬頃的藏入地。

專門用來獎勵駕前軍的有功和傷殘將士。

種種待遇,孫國主為駕前軍做的那真是沒話說!

當然了,和雲貴時期的兵丁家口,每月支取八九鬥相比。

駕前軍的單兵費用,是大幅上升的。

按照軍餉,十幾萬駕前軍,算上軍官,人均軍餉發放每年在二十兩以上。

一年需要支出,三百萬兩以上的基本軍餉。

除了這三百多萬,發放養家的恩米,一年也需要近兩百萬石。

至於,夥食和裝備問題,更是一大筆花銷。

零零散散算下來,軍費開支每年需要一千多萬糧餉。

可即便如此,對於已經初步挖掘出兩廣戰爭潛力的孫國主和行政六部來說。

以兩廣的兩千萬的歲入,負擔這十幾萬駕前精銳的巨大開支,還是綽綽有餘的。

甚至等兩廣徹底穩定,水利大修,海貿理順後。

以兩廣的財力,將駕前軍的數量翻上一番,都不是問題!

也正是因為財政狀態極佳,駕前軍主要是受限於裝備和老兵問題無法擴充太多。

所以孫可望才敢每年砸五百萬錢糧去搞肉政的。

要知道即便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十幾萬駕前軍的軍餉和恩米,每年也隻不過是五百萬左右的支出。

而肉政一年就得砸五百萬糧餉。

這筆開支,足夠再支付十幾萬大軍的軍餉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