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桂林百姓擦亮了眼睛,紛紛看出了在桂林城中曾經出沒過的馮雙禮。
“六年了,我馮雙禮又回來了!”馮雙禮看著此情此景心中都有感慨。
這六年時間無論是天下還是西營都經曆了太多。
從桂林之捷的意氣風發到衡陽大捷的大喜大憂,再到孫李交兵時的兄弟反目。
整個天下和整個西營都在局勢的變化中心境起落。
桂林得而複失又得,廣西得而複失又得。
這一切馮雙禮都看在了眼裡。
其實在孫可望和李定國之間,馮雙禮還是偏向於孫國主的。
畢竟他和李定國的關係一向不好,在第一次桂林之戰時。
上書孫國主說李定國獨吞戰利品,專橫難製的除了張勝,還有他這位王爺。
之後在交水之戰後,馮雙禮雖然不喜歡李定國,但眼見孫國主失勢心裡也是生出了彆樣的心思。
畢竟投李定國又不是投滿清,西營將領大多沒有心理負擔。
李定國既有威望又有大義,而且還是西營四王之一,又有劉文秀的支持。
隻不過在孫國主的一番操作下,馮雙禮雖然有彆樣的心思。
可貴陽城中的兩萬多駕前軍卻是孫可望的嫡係。
所以馮雙禮就這麼的被裹挾到了廣西。
然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在兩廣,孫國主的實力和威望與日倍增。
而在雲貴的李定國卻日失人心。
兩相對比之下,馮雙禮也是徹底絕了這種心思。
現在看著雲貴混亂,而孫國主卻收複桂林,即將兵進湖廣。
馮雙禮也是感慨當初他在貴陽沒有其他動作,跟對了人啊。
“所有人米二鬥,錢一錢!人人有份,全都上來領取!”
馮雙禮大手一揮,指揮著駕前軍發起了錢糧。
一時間整個桂林成為了歡樂的海洋。
而於此同時,桂林城中的各鎮兵馬也在各地分彆領取了自己的賞銀。
“前鋒鎮功勞不小,每名戰兵可領賞銀十五兩!輔兵十兩!”
一處區域內,幾萬隨軍官吏宣布了對傷亡比較嚴重的前鋒鎮的賞賜。
一時間所有士兵都大喜過望紛紛驚呼。
“頭兵,張二能,右手負傷,國主特加撫恤銀十兩!”
一名吏員看著打著繃帶的大頭兵開口道。
“多謝國主,多謝國主!”張二能連忙千恩萬謝。
“這二十五兩銀子你是自己領取,還是存入國主營莊啊?”吏員詢問道。
“小的攜帶不便,直接存入營莊吧。”張二能連忙回答道。
為了方便兩廣的金融流通,孫國主自然不會放過錢莊這個機構。
從進入廣西那時候開始,孫可望就在各地營莊內開設了錢莊服務。
無論是誰隻有把錢存入了營莊,孫國主每年都會支付給他五厘利息,他這個五厘是按年算,並不是一個月千分之五,而是一整年給個百分之五。
除了收取銀錢外,錢莊還給予老百姓貸款,支持老百姓們開墾荒地。
當然了孫國主的貸款可不是白借的,他老人家的錢莊收錢是支付五厘,放貸卻要收取二分,每整年百分二十的利息。
這左手右手一搗鼓,孫國主就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雖然狠了一點。
可在這個九出十三歸都是士紳們有良心的時代。
孫國主的高利貸在老百姓看來可是菩薩貸啊!
借了士紳們的貸款,買兒賣女都尼瑪還不清。
而孫國主的貸款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絕不坑害老百姓!
甚至要是實在是困難了,貸款還可以延遲一些時日。
造反出身的孫國主絕不把老百姓逼上絕路!
這樣的高利貸兩廣百姓哪裡遇到過啊!
當然了錢莊這個機構是需要實力和信譽擔保的,在明末這個時代錢莊基本上開不下去。
在亂世之中,朝不保夕的,誰特麼敢存錢莊啊!
孫國主營莊的錢莊服務一開始也頗為不順,總的來說是借的人多,存的人少。
兩廣的山民們基本上是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而存錢的,除了對孫國主信任度極高的駕前軍老兵外,就沒什麼人了。
好在兩廣的局勢越來越好,孫國主的發展前途越來越高。
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止是駕前軍老兵,就連新兵、百姓甚至是士紳都開始往錢莊裡麵存錢了。
現在的兩廣,老百姓家有餘糧,士兵們甚至連肉的吃上了。
在這樣的情況要是還不存錢拿孫國主的利息,老百姓貪小便宜的特性就不符合了。
隻不過錢莊這種東西,你拿孫國主的利息,孫國主可是圖你的本金的。
總的來說,駕錢軍士兵的軍餉和兩廣老百姓的餘錢大部分進了錢莊之中。
而這些錢,孫國主在必要之時是絕對會投入到軍費中的。
十幾萬駕前軍每年的數百萬軍餉,在發完之後大部分都進了孫國主的錢莊中。
也就說說,孫國主基本上是拿利息再打咱大清的本金。
他發下去的軍餉每年隻需要支付幾十萬兩的利息就好,剩下的銀子又可以拿出去繼續招兵買馬,造槍造炮乾咱大清了。
就營莊現在的這種財政情況,隻要駕前軍不出現慘敗,讓兩廣的人心散了,孫國主寅吃卯糧,足以養活令咱大清絕望的大軍。
正所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隻要兩廣人民的心不散。
孫國主就算借了兩個億,一年也隻不過區區千萬的利息而已,絕對暴不了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