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朱氏孤兒,程嬰三桂(1 / 2)

洪承疇聞言眉頭緊皺,他雖然怕死,可是魄力卻是相當大的。

為明臣時誅殺流寇,毫不手軟,為清臣時,剿滅餘孽,比誰都絕。

但是吳三桂的性格卻是優柔寡斷,瞻前顧後。

“長伯,這天下就在你的眼前,此時不爭,老師斷定,你此後必定萬劫不複!”洪承疇歎氣道。

自古天下之爭,唯有你死我活,毫無餘地。

吳三桂現在擁有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實力和機緣,但是他這樣畏首畏尾,卻是自尋死路!

“老師,縱使要舉兵造反,也得好好準備一番,永曆尚在緬甸,應熊還在北京。”

“學生倉促之間舉事,隻怕不妥。”吳三桂緩緩開口。

在他看來即便要造反,也得先手握明君,接回世子,再圖打算。

趁著這段時間,也可以坐觀滿清和孫可望之爭。

要是滿清不行了,吳三桂自然也不會留這個辮子了。

要是滿清還行,那就再穩一手吧。

“長伯,老師說的挾天下,挾的不是永曆。”洪承疇看著吳三桂歎氣道。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學生,終究還是沒有那麼大的魄力。

“不是永曆,那是誰?”吳三桂瞬間傻眼。

這天子不是永曆,難不成還是福臨不成?

可福臨遠在北京,吳三桂如何去挾?

“嘿嘿!”洪承疇冷笑一聲。

“長伯,不是西南之地謠言四起,說你我二人暗藏朱三太子,朝廷也多有忌憚嗎?”

“既然謠言如此漫天,我們何不弄出一個朱三太子,號令天下呢?”

“弄出一個朱三太子?”吳三桂再度傻眼。

“老師,你是讓我擁立假君?”

“不錯。”洪承疇緩緩道:“永曆遠在緬甸,想要接回他,縱使順利也得大兵數萬,耗時數月。”

“在這個節骨眼下,長伯耗費如此兵馬、糧草、時間,就為了區區一個永曆實在是不劃算。”

“唯有擁立假君,凝聚所有氣力,打出西南才是可行之道。”

洪承疇分析的不錯,對於吳三桂來說,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去緬甸接永曆實在是劃不來。

不如自己擁立新君,集中力量,打出西南,才為劃算。

“可是老師,朱三太子事關重大,倉促之間學生手中哪有人選啊!”吳三桂攤手道。

“長伯,老師有一策,此策若成,你因開關之事所背負的罵名瞬間就可以洗脫,不止如此,長伯在天下人的心中將會是大明的郭子儀,忠義無雙!”洪承疇沉吟道。

“老師有何計策,快快教與學生。”吳三桂聞言大喜過來,連忙拱手道。

“長伯,你吳氏一族乃大明忠臣,一生都在守護大明。”

洪承疇歎氣道:“甲申年間,闖賊進京,逼死先帝,那時候太子朱慈烺年僅十五歲,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更是年幼。”

“國難之際,滿朝文武從逆者,如過江之卿,崇禎先帝迫不得已,隻得將諸子托付於長伯之父。”

“吳襄雖有儘忠之心,意欲護衛先帝諸子逃離北京,但大勢已去,終究被困在北京。”

“闖賊勢大,迫於無奈,長伯之父吳襄隻得委屈求全,斷臂求生!詐降李闖!”

“闖賊搜遍北京,欲捉拿先帝諸子,吳襄見長伯的次子吳應麒長相與定王朱慈炯相似,便狠下心來,將吳應麒交出,放太子和永王逃命。”

“後太子、永王,應麒相繼死於戰火之中,不僅長伯痛失二子,吳襄痛失二孫,先帝諸子也僅存一位朱氏孤兒!”

吳三桂聽到這裡嘴巴張得老大,直接懵了。

他和他爸是大明的如此忠臣,他自己怎麼不知道?

“含淚送走吳應麒後,吳襄派人將長伯的長子吳應熊和定王暗中派人送到了長伯的軍中。”

“並勒令長伯,不得降闖,否則父不認子,君不認臣!”

“並要求長伯仿郭子儀舊事,借清兵為先帝報仇!以匡扶大明社稷!”

“長伯原本已經率軍向北京進發,意欲與李闖虛與委蛇,見到長子和定王後,大哭一場。”

“迅速帶兵返回山海關,準備和李闖決一死戰!”

“李闖聞變,帶著先帝諸子、應麒以及長伯全家來到山海關,意欲逼降長伯。”

“可是長伯之父,卻在山海關下,痛陳利害,讓長伯不要管他,開炮轟擊!”

“長伯心如刀絞,可是自古忠孝難兩全,為了大明社稷,長伯隻等舍棄全家!”

“至此,長伯一家三十四口儘死於李闖之手。”

“長伯奮發圖強,後借清兵之力,果然奪回北京,殺死了李自成,為先帝報了大仇。”

洪承疇侃侃而談道:“哪曾想,多爾袞此人背信棄義,竟然窺視大明江山,滿清也並非回鶻,毫無信義可言!”

“長伯本欲率軍和滿清決一死戰,可是為了大明社稷卻不得不隱忍多年。”

“而現在,正是長伯擁立定王,匡扶大明的時候了!”

洪承疇說完,吳三桂直接傻眼。

自己的老師這是打算讓自己用二兒子去冒充朱三太子啊!

“長伯,你覺得老師此策可行嗎?”洪承疇微微一笑。

可行,太可行。

要是按照洪承疇的計策走。

吳三桂的罵名可就全部洗脫了。

他開關是為了效仿郭子儀,借外族之兵匡扶大明社稷。

他拋棄全家,是吳襄大喊向我開炮!為了大明這個大家,而舍棄吳家這個小家!

他當滿清爪牙多年,是為了效仿程嬰之舉,隱忍待發,養育朱氏孤兒成年!

甚至為了大明,吳三桂連自己的二兒子和全家都舍棄了!

忠臣!大大的忠臣!

要是按照這個路子走,吳三桂的形象可就來了一個驚天大逆轉啊!

“老師,你此策雖好,但是也太離奇了吧。”吳三桂開口道。

“離奇嗎?郭子儀和趙氏孤兒之事,史書上可是記載的清清楚楚!”

洪承疇冷笑道:“十幾年過去了,長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至今可是還為人所津津樂道的。”

“世人願意相信,長伯是為了一個女人而和李闖決裂的。”

“難道就不願意相信,長伯是為了大明而和李闖決裂的嗎?”

此言一出,吳三桂微微點頭。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劇本,天下人吃瓜可是吃得很開心的。

而在洪承疇的劇本中,趙氏孤兒、子儀借兵、向我開炮、潛伏敵營十八年等等精彩劇情齊全。

要是這麼宣傳的話,除了少數聰明人外,其他人的好奇心估計全都得被吊起來!

等吳三桂舉起反清複明的旗幟,擁立自己兒子為皇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