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一道道罐子破碎的聲音響起,一座木城上隨著明軍的投擲,熊熊烈火燃起。
偌大的木城瞬間就變成了一片火海。
撲通一聲,一名清軍士兵慘叫著跳入了江水中,隨後更多的清軍尾隨而入。
這座木城在明軍的前後夾擊下徹底地被焚毀了。
有了第一座便有第二座。
很快第二座木城燃起了熊熊烈火。
清軍士兵撲之不及,隻得棄城逃命。
緊接著第三座、第四座、第五座、第六座。
在明軍強悍的水手攻擊下,不多時清軍精心準備的六座木城儘數被焚毀。
除了撞沉少量輕舟,殺傷一些水兵外,清軍的江防工事幾乎無用。
看著眼前的一幕,金焦二山的清軍文武們一個個臉色鐵青。
鐵鎖和木城皆破,還有什麼能夠擋住十萬海寇嗎?
還不待他們繼續思索,明軍旌旗揮舞,大批船隻蜂擁而上。
金焦二山上,清軍的火炮再繼續轟鳴,隻不過清軍從上至下都已經是驚慌不已。
果然待明軍再次衝破清軍的火力攔截抵達上遊後,不少士兵搶灘登陸,從背後發起了對焦山的攻擊。
而與此同時,大批明軍兵馬從正麵仰攻焦山。
清軍此時士氣早已大跌,在前後夾擊下又怎會是明軍的對手。
明軍陣斬遊擊左雲龍,破敵兵馬數千,拿下了焦山。
當天下午,鄭成功的主力趕到戰場當即攻克瓜州,清操江巡撫朱衣助投降。
瓜州城中,一群鄭軍文武忍俊不禁。
“王爺!小人負責建造滾江龍防線,之所以冒著殺身之禍以麻繩代替鐵鎖,為得就是今天啊!”
朱衣助割斷了辮子頂著光禿禿的腦袋一把鼻涕一把淚道:“要不是為了大明,我怎會如此!”
“好了,你先下去吧。”鄭成功強忍著笑意道。
“好,請王爺放心,小人必為王師效犬馬之勞!”朱衣助信誓旦旦道。
“好了好了,叫你下去你就下去。”鄭成功不耐煩道。
“是是是!”朱衣助連忙磕頭,屁滾尿流地走出了大堂。
“延平王,瓜州已下,我軍當趁勝拿下鎮江,而後進取南京!”張煌言拱手道。
“少司馬,鎮江不同於瓜州,若是攻城南京的援軍旦夕可至。”鄭成功皺眉道。
張煌言胸有成竹道:“延平王,我願率本部兵馬先行,直抵南京,如此一來管效忠、郎廷佐等人必有後慮,延平王可安心攻取鎮江爾。”
“如此甚好。”鄭成功微微一笑,同意了張煌言的建議。
攻克瓜州後,明軍兵分兩路。
張煌言率部直抵南京觀音門,而鄭成功率主力攻打鎮江。
六月十九日,鄭軍舟師進抵鎮江南岸七裡港。
二十日鄭軍主力登陸紮營。
此時的江南清軍,梁化鳳和馬逢知部還在崇明和鬆江。
除了四千駐防八旗外,整個江南隻剩下了區區一萬披甲。
好在管效忠和喀喀木竭力籌措,全力以赴。
清庭在順治二年設南京滿城,置江寧左翼四旗,常駐八旗兵四千。
其中滿蒙八旗和漢軍八旗各半。
設昂邦章京兩員,現由喀喀木和管效忠擔任。
昂邦章京或許大家不太熟悉,但這個官職後定漢名為總管再定為將軍。
也就是說喀喀木和管效忠都是江寧將軍,隻不過一個是滿江寧將軍,一個是漢江寧將軍。
除此又設江南漢兵提督,分中、左、右、前、後五營,分設將領八,兵凡四千,由管效忠擔任。
管效忠既為江寧將軍又是江南提督。
南京城中的大半兵力皆由他來掌握,咱大清的恩寵不可謂不高。
得知鄭成功入寇後,管效忠不敢怠慢,以四千駐防八旗和自己的四千提督標營為核心,彙合江南各地的守軍,共計一萬五千餘人,星夜馳援鎮江。
六月二十一日,清鄭兩軍在鎮江郊外的銀山遭遇。
鄭成功仔細探察地形,發現銀山事關此戰的勝負手。
六月二十二日清晨,鄭成功以十五鎮的兵力發起了突襲。
此時的守山清軍還在睡夢之中,倉促之間,銀山易守。
管效忠如夢初醒,一麵派兵奪山,一麵率四千八旗兵直撲鄭軍的中軍大旗試圖斬首。
然而此時八旗兵需要麵對的是鄭成功精心打造的鐵人軍!
鐵人軍乃鄭軍精銳,人人身披加重後的鐵甲,可有效抵擋清軍的硬弓騎射。
鄭成功共設左右虎衛,擁有共計六千九百六十名鐵人軍。
在麵對清軍騎兵的突擊時,鐵人軍絲毫不懼,結陣相迎。
清軍的弓箭射在鐵人軍的特製鐵甲上毫無作用。
而鐵人軍手中的硬弓、火槍卻接連擊斃清軍。
一時間清軍騎兵拿鐵人軍毫無辦法。
就在此時麵對清軍的鐵騎,鄭成功一聲令下,鐵人軍紛紛拿起自己手中的雲南斬馬刀,向著清軍騎兵衝去。
隻見鄭兵疾走如飛,突至馬前殺人。
其兵三人一伍,一兵執團牌蔽兩人、一兵砍馬、一兵砍人。
縱橫天下已經數十年的滿蒙騎兵直接被打懵了。
緊接著攻山的清軍被鄭軍擊敗,大批鄭軍自山而下猛撲管效忠的八旗兵。
刹那間,清軍戰線全麵奔潰。
因道路小而溝河多,一時各自奔命,自相蹂踏而死及淹河填溝而死者不計其數”。
此戰四千八旗兵幾乎全軍覆滅。
管效忠稱出兵四千,止存四十。
而鐵人軍卻隻有區區幾人戰死!
銀山之戰後,鄭軍威名遠播,鐵人軍大顯身手。
鎮江守將高謙率部投降。
一時間隨著鎮江大捷的傳播,整個江南聞風響應。
七月初一,江浦縣清朝守軍被八名鐵人軍嚇走。
七月初二,六合縣和浦口鎮千戶所投降。
七月初三,太平府守將劉世賢迎降。
七月初四……
就在瓜州和鎮江兩戰酣暢淋漓,讓鄭成功的大名響徹大江南北的時候。
一場意義不亞於鎮江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一舢換一艦,英名傳千秋!”
長江邊上,孫可望一副招核之風。
而在他的麵前,整整九百名水手頭裹白巾,上麵寫著精忠報國主五個大字。
這九百名水手一個個地麵露決然之色,很有精神!
(不好意思,這三天有事,在外頭隻能用手機碼字,每天隻有一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