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八百羅漢可複南京!(2 / 2)

這買賣,七十七歲的錢謙益有什麼不敢乾的!

要是換洪承疇來他一樣敢乾!

身後名這種東西,對於文人來說有時候可是比性命還要重要!

更彆提錢謙益和洪承疇這種已經躺進了棺材就隻等蓋棺的文人了。

從兩蹶名王開始算,錢謙益的羅漢們已經準備了足足七年,而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隻待東風一來,那便是複國之時!

伴隨著鎮江慘敗,管效忠帶著殘兵敗將逃回了南京。

南京文武計點了一下兵馬後,駭然地發現四千八旗,竟然隻逃回了區區一百四十餘人!

雖然在管效忠發出‘出兵四千,止存四十’的感慨後,又有百名八旗兵逃回。

可這麼一點兵馬能管什麼用?

好在雖然八旗損失慘重,但上萬綠營卻是跑回來一些,足有兩千餘人。

加上留在南京的兵馬,整個南京隻有區區六千多兵馬。

局勢如此危急,南京如此巨大,而清軍的兵力卻是如此單薄。

管效忠和郎廷佐不敢耽誤,告急的文書如雪片一般迅速發往各地。

而與此同時張煌言率部逼近南京。

六月三十日,他的一支先鋒部隊,被清軍水師擊敗,但是由於管效忠等人兵力嚴重不足,因此根本不敢深追。

此時的南京城,清軍兵力極度空虛,而城內的士紳百姓則蠢蠢欲動。

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鄭成功卻神奇的按兵不動。

六月二十四日鄭軍占領鎮江。

二十五日鄭成功巡視該城,按兵不動。

三天後沉浸在周圍縣城來降的鄭成功認為鎮江地區安撫已定,這才決定帶兵向南京進發。

在選擇進軍路線上,鄭軍諸將又不願意走陸路。

於是十餘萬眾溯江而上,鎮江和南京距離不過區區百裡,駕前軍強行軍一日可至。

清軍的敗兵也能在一兩天後抵達。

然而鄭軍卻花費了整整十天時間才抵達了南京。

而在這段時間內,江南地區的清軍援軍陸續抵達南京。

遊擊徐等領馬步兵三百名。

參將張國俊領馬步兵一千名。

守備王大成領馬步兵一百五十名。

杭州協領牙他裡領兵五百名。

參領大雅大裡領杭州披甲八旗兵五百名。

遊擊劉承蔭領兵一千人。

這些零零散散的部隊使得南京的守軍清軍,兵力接連增強,達到了萬名以上。

然而此時的南京城中,卻依舊沒有一支可堪重用的成建製部隊。

從鎮江敗回的殘兵敗將自然不用多提,其餘增援的清軍也都是三百五百的小部隊,最多的也不過區區一千人。

清軍想要重新穩住陣腳還需要一支足夠強,足夠多的部隊來援南京。

管效忠等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駐防八旗還有他的提督標營都已經覆滅。

殘餘的少量兵馬已經無法大用,而其餘零碎的小部隊短時內也難以整合。

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蘇鬆總兵梁化鳳和蘇鬆提督馬逢知的身上。

而兩人各自擁有數千披甲,在駐防八旗和提督標營覆滅後,他們已經是江南清軍中實力最強的野戰部隊了!

唯有二人來援,或許南京還有救!

從鎮江戰敗後,兩江總督郎廷佐便連發四次調兵命令。

馬逢知坐擁萬餘兵馬卻依舊按兵不動,坐觀成敗。

但是梁化鳳卻於六月二十八帶兵從崇明乘坐船隻登陸,準備救援南京。

做為清軍在江南僅存的兩支較大規模的野戰部隊,梁化鳳的選擇無疑是極為有利清廷的,然而這支軍隊的內部也不是沒有其他聲音。

“總爺,依我看海寇勢大,鎮江一戰就連八旗兵都敗得那麼慘,我們這區區四千人若是去了南京豈不是羊入虎口?”一名親信擔憂道。

“羊入虎口?”梁化鳳眉頭一皺。

鎮江一戰,江南最強大的駐防八旗和提督標營幾乎全軍覆滅!這無疑是極為打擊清軍士氣的。

如今僅存的兩支大規模部隊中,馬逢知又按兵不動。

隻有自己帶著四千精兵往援南京對抗十萬海寇,這的確是勝算渺茫。

“這我自然知道,隻是南京事關江南根本,總督大人又三番來催,本官不得不從。”

梁化鳳的親信聞言連忙道:“總爺,郎廷佐這是打算讓咱們去南京送死啊。”

“十萬海寇,就連八旗兵都打不過,我們這區區四千人就算到了南京也難有作為,倒不如……”

“倒不如什麼?”梁化鳳冷笑一聲。

“總爺,我知道朝廷對您有恩,可是你也得給自己想想啊。”

親信語重心長道:“反正去了南京也打不贏海寇,不如我軍占據蘇州坐觀成敗,要是鄭成功打下了南京我們就以蘇州投降,可不失榮華富貴。”

“要是朝廷贏了,我們再出兵剿滅海寇,亦不失為安穩之策啊。”

“你這是想讓我學馬逢知嗎?”梁化鳳鄙夷道:“要是本官如此,隻怕朝廷不會放過我,就算投靠了鄭成功也必為他所輕!”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要活就活得坦坦蕩蕩,要死就死得光明磊落,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遺臭萬年也好!”

“馬逢知此人首鼠兩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本官又豈會像這個小人一般與海寇決戰無膽,於朝廷倒戈有憂!”

此言一出,親信心中一震。

梁化鳳的性格顯然與馬逢知不同,不願意首鼠兩端左右逢源。

“總爺,既然如此,反正朝廷不得人心,而海寇勢大……”一名親信聞言又想要進言。

“哼!”梁化鳳再次冷笑道:“朝廷待我不薄,昔日我以武進士之身出仕,幸得朝廷看重才得以坐上總兵高位。”

“更何況我之親屬大多在陝西,朝廷現在又坐擁大半天下,我要是造反豈不是會禍連九族!”

“現在局勢尚未絕望,我梁化鳳未必會輸給鄭成功,既然如此那我們還是先儘臣子的本分吧。”

梁化鳳此人和一般的綠營將領不同,他是以武進士的身份直接出仕滿清的。

又因為是陝西人,親屬好友在清廷的掌握中。

因此即便局勢已經不利,可他依舊不願意造反。

畢竟改頭換麵這種事情,能慎重還是得慎重。

況且他也覺得自己不凡,而鄭成功麾下的軍隊又不擅長陸戰。

之前的鎮江大捷固然令人震撼,可梁化鳳卻依舊對鄭成功沒有多少畏懼,感覺不到真正的絕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