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功而返,我等該如何向晉王交代?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依我之見,不必理會皇上的詔書,隻管攻城就是,緬王已是窮途末路,我軍很快就能攻下阿瓦,救出皇上!”
白文選聞言也愛深以為然。
他心裡清楚永曆此時隻不過是受到緬人的要挾而已。
於是便對使者言道:“本王斷然不信你們緬人之言也!你且回去告訴緬王,若不速速交還天子,阿瓦城破之日,必雞犬不留!”
待使者回城後白文選立刻命令軍隊擺好陣勢,準備攻城。
莽達喇為了贏得喘息之機,於是假意向白文選作出了‘三日後出新城讓王’的承諾,並要求明軍退兵十裡,以示誠意。
聽完緬方的請求後,白文選思忖緬軍新敗,且其兵馬羸弱,斷然不敢陽奉陰違。
又害怕自己貿然攻城,會惹得緬人狗急跳牆,害了永曆的性命。
於是便下令全軍停止攻城,並退兵十裡,以示誠意。
哪曾想莽達喇竟然利用這三天時間,動員全城百姓加固城牆,又急令各地緬軍火速勤王。
三日後,白文選發現自己上當連忙揮軍卷土重來,揮軍攻城。
而此時的阿瓦城中,在莽達喇的宣傳和賞賜下,緬人百姓擔心明軍破城後會屠城。
紛紛拿起各式農具上城助戰,幾支緬甸正規軍也趁著這個空擋,得以入城增援,極大地鼓舞了阿瓦城的士氣。
除此之外,阿瓦的城牆也得以加固,並在護城河前挖出了一道隱蔽的壕溝。
在溝內插滿了鋒利的竹簽,上麵用茅草遮蓋。
這一天明軍將士抬著雲梯,扛著沙袋蜂擁而來。
猝不及防之下一腳踩空,紛紛掉入壕溝之中,死傷者不計其數,原本整齊的攻城隊伍,也瞬間亂作一團。
莽達喇在城牆上見此情形不由地大喜,緬甸軍民的士氣也為之一振。
明軍見狀不得不在緬軍的炮火之下填平壕溝,而後用剩餘沙袋填平護城河。
然而當這些西營將士殺至城牆底下,豎起雲梯之時。
城牆上,無數雷石滾木夾雜著箭矢,像雨點般砸了下來。
大批百戰精銳白白地死在了緬甸軍民的反抗下。
白文選見狀心頭一痛,跟著他來到阿瓦的將士都是精兵強將。
這些精銳本就寶貴,加之雲南已失,他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兵源了。
他這一萬多兵馬可是死一個就少一個!
但為了救出永曆,白文選也隻得含淚讓這些西營精銳血灑阿瓦,正如一千八百年前,項羽讓自己的西楚精銳死在滎陽、成皋城下一般。
大批西營精銳在阿瓦城下死戰不退,其付出的傷亡已經要高於擊破緬軍主力的野戰了。
這些精兵強將,在野戰中足以以一擋十。
甚至在大勝之下,緬人大軍死上一百人,明軍都不見得死上幾個。
但是此時此刻,這些精兵強將們在堅城之下,隻能白白地喋血。
夜幕逐漸降臨,雖然明軍幾次登上城牆,但是又被緬軍殺退。
白文選望著城頭上密密麻麻的緬甸軍民拳頭緊握。
“大帥,撤吧,這些兄弟不能全死在這裡!”張國用哽咽道。
現在阿瓦城防依舊沒有瓦解,但是已經有大批西營將士死在城下了。
繼續下去隻怕非但不能破城,這些精銳非在阿瓦死光不可
白文選眼含熱淚,頗有不甘,但最終隻得咬牙下令道:“鳴金收兵!”
隨著鳴金之聲響起,那些正在攻城的明軍將士如獲大赦,爭先恐後地退回了本陣。
之後的幾天白文選一麵和李定國聯係一麵試圖聯絡永曆。
由於他後勤無糧,又不願意就此離開。
於是明軍便開始散落在阿瓦附近的城鎮村落,燒殺搶掠,搶奪糧餉。
而這種行為,更加堅定了緬甸軍民抵抗的決心。
一連過去了許久,白文選都拿阿瓦毫無辦法。
又因為不斷地有緬甸勤王援軍逼近。
而且白部將士愈發地缺糧,不得不散落在更為廣闊的地區,搜刮糧餉。
在進退失據,白文選最終不得不下令撤軍。
臨走之前,他心有不甘,悵然遙望著前方不遠處的阿瓦城,失聲慟哭。
而後帶著自己兵馬撤離阿瓦,試圖返回木邦一帶就糧。
就在白文選撤離的時候,吳三桂統率七萬兵馬,打著大清國的旗幟浩浩蕩蕩地南下。
之所以打著咱大清的旗號,乃是老成謀國的洪承疇所建議的。
“打出大明的旗號,則緬人恐憂中國反複,不願意交出永曆,徒生變亂。”
“若以滿清為旗號,則緬人以為中國已經一統,必不敢冒著亡國之危,收留永曆。”
在昆明,洪承疇是這麼和吳三桂說的。
的確要是平西王打出的是大明旗號,緬甸人顧慮明清戰事反複,恐怕會有一些麻煩。
畢竟將永曆交出無疑是得罪滿清。
但要是吳三桂打著的是咱大清的旗幟。
那麼在他斷絕雲南交通情況下,緬甸人根本不知道國內的情況。
還以為咱大清已經一統天下了。
以一個大一統王朝的旗號,在洪承疇看來緬甸人彆無選擇,隻能乖乖地將永曆交出。
“爾等速去與緬人聯絡,一接永曆,二誅群臣,缺一不可!”大帳之中,吳三桂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王爺,殺了朝廷的所有大臣,是不是有些過了。”謀士汪士榮於心不忍道。
“本王不是孫可望,況且這也是老師的建議。”吳三桂歎氣道:
“皇上身邊的那些臣子,一向屍位素餐,毫無自知之明!”
“若是花些錢糧來養他們也就罷了,隻恐安龍之事重演,讓本王變成了第二個孫可望啊!”
“他孫可望跌倒一次可以爬起來,我吳三桂隻怕就沒那麼的好運了。”
永曆朝廷這幫人的德性眾所周知,一個個地都不知該用什麼詞來形容。
吳三桂是打算挾天子以令諸侯,做第二個孫可望的。
隻是孫國主的舊例觸目驚心。
要是不把永曆身邊的臣子殺個一乾二淨,隻怕搞不好他們會搞出第二個密詔來,讓吳三桂做了第二個孫可望!
所以洪承疇這個老狐狸建議借緬人之手對永曆朝廷進行大清洗,讓永曆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如此一來他就算想發衣帶詔,身邊也沒人幫他張羅。
況且這位皇帝身邊的袞袞諸公,屍位素餐,又竊居高位。
既浪費了錢糧,又不好安排,擋了吳三桂心腹的進步道路。
所以平西王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按照洪承疇的意思。
把這些人全都殺了,省得日後生出煩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