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漢奸功過(1 / 2)

吳三桂聞言目瞪口呆,整個人都懵在原地。

“王爺,末將對不起你啊!”王屏藩嚎啕大哭,自責不已。

他手握的數萬兵馬現在已經成了吳三桂東山再起的唯一希望。

而他卻辜負了吳三桂的厚恩,把這支兵馬給丟了。

這讓王屏藩在吳三桂麵前情何以堪啊。

“屏藩,你回來就好!”吳三桂看著哭泣的王屏藩也是老淚縱橫。

事到如今他還能說什麼呢?

從而換來了永曆朝廷的眾正盈朝,李定國等人在史冊上的光彩奪目。

原本臭千裡的水平就變得臭成了萬裡。

“誰會為了我吳三桂選擇和孫可望為敵?”

“沒錯,咱們漢奸和內賊一塊殺了。”

開關的大漢奸吳三桂反而是殺韃子殺得最多的人。

並與一眾吳藩降將祭拜,不忘故主。

從而讓日月換了新天。

經過清軍的大屠殺以及吳三桂的剝削後。

自滿清入關以來,陣亡的八旗將佐半數以上都是死於吳三桂之手。

比如說永曆之事,所有的正史都沒有記載為吳三桂所為,但是此事卻已經成為了鐵案。

孫可望的降清或許並不一定能夠儘數磨滅掉他的貢獻。

這些忠心將士知道,自己跟隨二十年的周王已經準備赴死了。

他曾在夾馬山之戰,以數百新騎擊退一千五百滿洲巴牙喇。

“而洪承疇之所以要掉黔兵入滇,那是因為李定國已經返回了雲南,正在楚雄和洪承疇對峙。”

“王爺,打探清楚了。”

吳三桂功績足以彪炳史冊的。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都無不翹首以待,望眼欲穿。”

他願意為吳三桂死戰到最後。

“可是你們卻有機會活下去。”

正如他為吳應熊和江漢百姓考慮過的一樣。

曆史就是這麼的詭異。

而與此同時,西軍對西南故地的收複也在繼續。

整個黔東地區,不戰而落入駕前軍之手。

吳三桂望了一眼蘭州附近的戈壁,慘笑道。

二者合一,那麼拋開吳三桂的黑點。

王尚禮之軍經過平越、新添,抵達了貴陽。

單是開關降清一舉,便是永遠無法洗去的惡名。

吳之茂生死不知,王屏藩雖然丟了兵馬。

既然如此,吳三桂已死,整個陝甘也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

可是他這個平西王卻並非對漢人一無是處。

“國主,吳三桂已死,隻是雲貴等地尚在吳軍手中。”

隻是對於孫可望來說,天下之事,卻還沒有完結。

隻可惜這兩份功績卻在吳三桂的身上。

他唯一能夠知道的那就是王尚禮的六鎮兵馬,對於西南之人來說。

若是他不開關,大順政權完成可以頂住滿清的一波進攻。

孫國主隻能以一己之力,背負起所有的責任。

吳三桂悲從心裡,拔出了自己的佩刀。

若非出現了改流歸土的奇葩。

吳三桂這個曆史上和他齊名的大漢奸。

吳三桂的戰績遠勝於二人。

西南之地也不會偶而出事。

在三藩之變時,八旗兵的損失遠超南明時期。

但是他又反清了,並且沒有成功,所以他的名聲注定會被明清兩方加碼加料。

而李定國和鄭成功二人加起來的殺韃數量,都難以望吳三桂項背。

後世有雲,一等洋人二等官的。

“王爺,洪承疇和李定國既然都在雲南。”

“無需主力出動,雲貴自會重見天日。”孫可望淡淡道。

從雲南至湖南的滇黔大道上。

在求生無望的情況下,麵對高得捷等忠心的部下。

“既除了洪賊,又除了李逆!”部將李永昌開口道。

而吳三桂的開關比孫國主的降情惡劣了萬倍。

隻是現在整個西南都被禍禍成了白地。

不然泱泱中華,又得多出令某些人沾沾自喜的兩個自治之地。

他在山海關放棄了全家三十五口。

“雲貴之地的吳軍不滿三萬。”

“就算突圍成功,四海雖大,可本王又有何處能夠容身?”

“李定國他竟然又重新回到雲南了!”

吳三桂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安坤等土司屠戮一空。

而胡正禮是昔日孫可望麾下的貴陽鎮總兵。

天佑二年,公元一六六一年,正月初一。

除了這些英雄之舉外。

“王爺!”高得捷等人皆跪在地上呼喊。

如此功績,算成第一分功並不為過。

而吳三桂的第二份功便是他在雲南屠戮土司之舉。

“王爺切勿輕言生死,我等願誓死護衛王爺突圍!”

“雲貴之地自有王尚禮的六鎮兵馬收複。”

孫可望應允。

沒錯,這位天字第一號大漢奸的功績就是反清。

南明覆滅的這口大鍋,永曆、袞袞諸公、李定國、文安之、劉文秀、西南士紳、西南土司皆甩手。

但是吳三桂的開關卻是將天捅出來一個巨大的窟窿。

同樣的道理。

北直之地的所有士紳都是翹首以待,煽風點火,竭力促進著。

他若是派遣大軍入川,不知道又得消耗掉多少陝甘之人。

高得捷又拚死護衛他來到了這裡。

可是在這個大漢奸所做之事的背後,卻不乏一些人性的閃光點。

“如今我軍當迅速入川,攻取雲貴。”劉玄初開口道。

其中吳三桂麾下的吳周,足足拿了五百多個八旗將佐的人頭!

要是李定國或者鄭成功能夠拿下五百多顆八旗將佐的人頭,斬殺八旗兵數萬。

而他的首級,卻被孫可望交於王屏藩。

黑邦俊乃孫可望親信,昔日曾和狄三品等人接應過永曆進入雲貴。

但是駕前軍以紅衣炮轟擊。

數萬兵馬三麵攻打,吳軍不敵。

李定國等人的行為就注定了抗清最終會走向失敗。

而百姓、士紳、土司則紛紛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而在貴陽的六千餘守軍,在將領的帶領終於進行抵抗。

這兩分功績,單獨拿出來一份都是民族英雄之舉。

然而在三藩之變中,八旗將佐卻足足陣亡了六百五十八人。

對於這些忠心部下,吳三桂死到臨頭已經說出去什麼狠話了。

也幸虧吳三桂殺得乾淨。

“我吳藩的好男兒們,本王事到如今已經斷無生路。”

鄭成功拿了不過區區八十一個八旗將佐的人頭。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對比於李定國和鄭成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